解决方案

详细内容

制药企业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image.png

制药企业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方案编号:S-031-LY-090

版本号:V1.0









黑龙江小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提示

请注意,外发版本不保留“阅读提示”。

一、方案属性

本方案属于基线解决方案,适用于制药企业园区综合管理项目

二、适用性简述

本方案适用于制药企业的园区(工厂园区、物流园区、办公研发园区)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的初步引导。立足于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结合视频、人脸识别、智能AI、智能物联技术、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软硬件产品结合,将数字化、智能化从园区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渠道管理等环节入手,结合药企特有的GMP合规管理规范,帮助制药企业拉近管理距离、提高管理效率、规范作业行为、防范安全隐患,实现企业透明化管控,深入实施智慧企业园区的数字化工程,将管理做到“看得见,管得着”。

可基于本方案与用户进行深入沟通,结合实际项目进一步完善需求,针对行业普适性需求EBG推动软硬件开发。

该方案主要受众对象为企业行业及分公司的行业销售、行销、解决方案人员。

三、关联可参考文档

制药企业综合管理方案(外宣版PPT),

制药企业综合管理方案(内宣版PPT),

《Infovision iPark-Enterprise 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 V1.0.0 技术白皮书.docx》

《Infovision iEnterprise-Supervision 企业生产监管平台 V1.1.100 技术白皮书.docx》

四、关联行业平台软件

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 V1.0.0

企业生产监管平台 V1.1.100




第一章 背景及需求 1

1.1 应用背景 1

1.2 业务现状 3

1.3 需求分析 6

1.3.1 业务需求 6

1.3.2 系统需求 7

1.4 总体目标 8

第 二 章 总体设计 12

2.1 系统设计思路 12

2.1.1 设计原则 12

2.1.2 设计依据 14

2.1.3 设计思路 15

2.2 总体架构 15

2.2.1 系统架构 16

2.2.2 系统组成 16

2.2.3 业务应用架构 17

2.3 平台安全性 18

2.3.1 存储加密 18

2.3.2 传输加密 18

2.3.3 身份认证 18

第 三 章 应用介绍 19

3.1 驾驶舱(仅数企平台提供) 19

3.1.1 3D立体管控 20

3.1.2 AR实景地图 21

3.1.3 数据看板 22

3.1.4 业务价值 23

3.2 园区安全管理 23

3.2.1 园区公共安全 23

3.2.2 园区环境安全 48

3.2.3 业务价值 59

3.3 园区人员管理(园区一脸通) 59

3.3.1 内部员工管理 59

3.3.2 外部访客管理 74

3.3.3 特殊人员管理 78

3.3.4 业务价值 82

3.4 药企产线智能管理(GMP合规) 82

3.4.1 人员行为管理 83

3.4.2 物料状态识别 89

3.4.3 设备运行识别 90

3.4.4 数据展示 92

3.4.5 生产可视化追溯 94

3.4.6 药品缺陷监测 96

3.5 仓储、物流管理 97

3.5.1 仓储管理 97

3.5.2 物流管理(数字化月台) 113

3.5.3 业务价值 121

3.6 能耗管理(仅数企平台提供) 123

3.6.1 用能管理 124

3.6.2 运维管理 126

3.6.3 节能管理 127

3.6.4 业务价值 128

第 四 章 传输网络设计 130

4.1 设计思路与要求 130

4.1.1 设计思路 130

4.1.2 设计要求 130

4.2 网络规划设计 131

4.2.1 网络结构设计 131

4.2.2 VLAN规划 132

4.2.3 网络IP地址规划 133

4.2.4 路由总体规划 134

4.2.5 网络传输带宽要求 134

4.3 网络可靠性设计 134

4.4 网络安全性设计 135

4.5 网络管理规划 135

4.6 网络安全建议 136

第 五 章 数据中心设计 138

5.1 数据中心系统组成 138

5.2 服务器管理系统 138

5.2.1 管理服务器 138

5.2.2 流媒体服务器 139

5.2.3 级联服务器 139

5.2.4 时钟服务器 139

5.2.5 结构化分析服务器 139

5.2.6 工作站 141

5.3 存储系统 141

5.3.1 云存储 142

5.4 解码拼控部分 145

5.4.1 视频综合平台设计 145

5.4.2 视频综合平台功能 145

5.4.3 主要功能效果展示 146

5.4.4 视频综合平台优势 149

5.5 大屏显示系统 150

5.5.1 系统设计 151

5.5.2 显示子系统 154

第 六 章 AI开放平台 159

6.1 数据集管理 159

6.2 数据标注 159

6.3 模型创建 160

6.4 模型训练 161

6.5 模型校验 161

6.6 模型发布 162

6.7 模型管理 164

6.8 模型部属 164

6.8.1 平台登录 165

6.8.2 远程获取模型 165

6.8.3 手动上传模型 166

6.8.4 模型及任务下发 166

6.8.5 事件联动 167

6.8.6 告警处理 168

第 七 章 管理平台 169

7.1 企业生产监管平台 169

7.1.1 平台总体架构 169

7.1.2 平台标准与接口 169

7.1.3 平台关键技术 170

7.1.4 平台模块 171

7.1.5 平台功能 172

7.1.6 平台特色 175

7.1.7 平台运行环境 175

7.1.8 平台性能指标 176

7.2 数字化企业运行中心 177

7.2.1 平台介绍 177

7.2.2 平台目标 177

7.2.3 平台应用 178

7.2.4 平台部属 178



第一章 背景及需求

1.1应用背景

2016年,杭州G20峰会《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时提出: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在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产业新增长点、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世界互联网大会贺信中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

2018年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报告同时指出,美国和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前两位。企业数字化是已势不可挡。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智能产业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是在多年两化融合基础提出新融合方向。

当前,数字经济及物联网技术、视频及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发展让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

制药企业园区是药企用于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所在的场所。含企业制造园区、企业办公园区、企业研发基地、企业总部基地,还有物流园区、营销区域(分公司、营销门店等)、工业园区、化工园区等。企业园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场所,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区域。

制药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具有它的特殊性,药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与其他科学结合实现工厂生产操作、管理、决策三个层面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进而实现流程上下一体化,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对于各大药企来说,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核心则是安全生产,其次是减员增效。如何做到安全生产恰恰是企业的难点,主要问题在于管理的疏忽和滞后性,往往事故发生后才去进行资料、视频的查询,这都是事后的管理,可能已经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伤害,对企业声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各种不规范行为,尽可能规避产品安全风险成为企业的一大需求。

image.png

图1GMP规范视图

早在1998年,国家就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药品的生产流程,GMP,全称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中文含义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良好作业规范”、“优良制造标准”, 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简要的说,GMP要求制药、食品等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等)符合法规要求,多数制药企业在遵守GMP的同时还制定了企业内部的SOP以规范药品生产中的各个工序。

在中国众多的药品生产企业中,对于GMP、SOP的实施和监督具有随机性和片面性,许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违规事件会被忽略或难以捕捉, GMP在药企车间内部的管理规范中,最主要的五大管理要素为“人”、“机”、“料”、“法”、“环”,大部分国内的药企都采取产线QA巡查的方式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行为、物料状态、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管理,但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管理人员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都会影响整体监控流程,其次QA的巡查无法覆盖全范围区域及全生产时间,增加巡查力度相当于增加企业的QA人力成本,况且目前所有的违规事件数据都为纸质记录,会产生记录偏差且不易于保存。

2019年12月1日,新版《药品管理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该部法律自1984年颁布以来进行的第二次系统性、结构性的重大修改。其中对业内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点或许要数GMP认证证书的取消。取消GMP认证,对制药行业而言意味着更多、更严格和更科学的监管。从近两年来看,GMP认证取消趋势之下,一个重大的改变已经出现,即飞行检查的频次明显增多,已显示出常态化趋势。业内表示,检查力度趋严是一个必然趋势。取消GMP认证并不会降低药品质量标准,也不意味着药企生产门槛的降低,相反,药企将面临更加常态化和严苛的检查。GMP是药品生产的基本要求,GMP认证取消并不等于GMP取消,未来企业需要遵循的一系列GMP规范仍要遵守。

海康威视根据制药企业的实际需求,本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注重实效、严格要求及保密的原则,着眼于实际并考虑未来业务接入,立足于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结合视频、人脸识别、智能AI、智能物联技术、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软硬件产品结合,将数字化、智能化从药企园区管理、能耗管理、物流管理、生产GMP合规等环节入手,帮助企业拉近管理距离、提高管理效率、规范作业行为、防范安全隐患,实现企业透明化管控,深入实施智慧药企园区的数字化工程,将管理做到“看得见,管得着”。致力于打造智慧药企园区管理的统一智能物联网应用,实现企业大数据监管、分析和智能预测,最终打造精准感知物理世界,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企业全量数字化,打造智慧企业园区。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实时保障生产安全。

1.2业务现状

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是以劳动密集型、牺牲环境以及低附加值等特征的工业化标志着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4月2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指出:“当前,我国工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面临深刻变化,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工业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一些地区和行业还面临较大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巩固向好势头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在内外部竞争加剧及环境的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敏捷化以提升竞争力。而随着企业信息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ERP、MES、WMS等系统被运用在包括生产、供应链等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可是这些系统并未带给管理者直观的体验和方便的管理方式,是看不见、难于管的系统;同时企业应用的安全防范及各类管理系统涵盖的子系统也越来越多,企业对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融合利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不同业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利用。总的来说存在诸如以下问题:

(1)多套独立的系统、信息孤岛、信息条块化严重。

(2)缺少能直观获取企业整体状况的核心数据的查看途径;

(3)对一些严重影响生产安全(GMP合规)和产品质量的异常行为没有有效的监管方法;

(4)对可能引起事故的如核心设备和接线口表面温度异常等无监管手段;

(5)对消防设备设施及相关重要参数如水压、水位、电压电流的异常等无监管。

(6)各级管理消耗大量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甚至差旅成本,且存在管理空隙中的被管理者懈怠期;

(7)多层网络结构的传统控制网络,存在多种通讯协议及联网设备,无法相互联通,不利于系统间的信息传递;

(8)系统联动多数局限于硬件联动,增加实施与维护的复杂度;

(9)软件结构采用封闭模型,不利于系统扩展与升级;

(10)系统产品繁杂导致后续的维护升级困难;

(11)无法配置全局预案,实现统一平台下的业务优化;

(12)系统管理员需熟悉多种不同风格、不同控制逻辑的管理客户端,容易造成业务不精或工作疏漏;

(13)无法实现远程查看整个系统的运行数据,大部分系统信息不离管理机房,不利于上层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等系统管理不直观不方便,众多安防子系统人工化、分散化的安全管理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日渐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日益明显,严重的阻碍了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使企业在日常管理中难于决断,而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在软硬件的技术改造,更重要的是结合企业管理需求对管理流程进行整合优化。

从业务上分析,以上问题的存在或部分存在使企业安防管理无法在管理流程上进行优化。在企业日常业务管理中不利于改进下述各项管理(举例说明):

(1)不利于高效生产管理传统管理方式,管理者无法快速及时了解各生产线、各仓储、物流、能耗、消防的实时情况,从而无法做出快速有效的判断和指挥。ERP、MES等系统无法监管员工标准化作业;传统的质量追溯只能查到时间、班组、供应商供货批次,但是不知道各环节流转关键点的实际情形,只能是粗略追溯;对仓库、装卸货码头、过磅的管理也还是看不见、管不着。

(2)不利于防止不正当行为关键工序的SOP要求是否得到岗位员工的严格执行,监管不力导致的安全隐患及影响产品质量的隐患。访客、门禁、通道闸、梯控设备及视频监控等设备未进行统一配置管理,出入记录不完善,存在人员进出管理漏洞,进入企业园区后的进出情况无法把控;

(3)不利于机密信息管理,门禁与电梯层控、人员通道闸机、人脸识别系统等无法关联,在机密等级较高且分区管理的情况下无法更好的优化权限路径,并对人员进出路径进行记录查询,有信息窃取意图的人员进出相关区域存在信息安全管理漏洞;

(4)不利于减少无效工时,涉及权限的子系统需要多次授权,导致IC卡权限设置周期长;无法根据企业受访人员属性提供访客卡厂内通行权限,增加受访人每次接待访客的无效工时;员工数据、访客数据、通道权限数据等无法进行统一管理;访客预约管理流程,采用人工登记辅助,导致排队时间长;厂内巡查人员未能通过车牌采集等手段从后台统一数据库采集物流车相关信息对可疑车辆、人员进行信息核对与询查,往往需要通过对讲机呼叫相关部门或管理中心人员核对信息,效率不高;

(5)针对国内的制药企业而言,对产线人员行为、物料摆放状态、产品缺陷、设备运行异常的管理大都处在QA人为监管的模式下,这种模式的监管存在很多不足,人为的监管首先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QA无法实时监管所有的生产区域且通常经由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员工是否违规,其次所有的数据都为纸质记录,存在误填的风险且事后很难追溯实际情况。

鉴于以上分析,现行制药企业综合管理迫切需要一套综合管理方案,基于统一的管理平台,对各系统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业务管理,辅助提升整体效率。

1.3需求分析

1.3.1业务需求

随着药企信息化进程的演进,以及物联网等系统产品与技术的逐渐成熟,园区管理逐渐以数字化的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提升管理水平,并逐步成为管理部门决策分析、生产调度指挥的主要平台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的业务需求:

(1)打通各自独立的系统、最大可能地消除信息孤岛

(2)由生产的物理驱动(资源驱动)和管理的流程驱动变为数据驱动

(3)实现对整个企业园区的安防、消防、能耗等各类数据的集中展示。

(4)提供三维数字模型下的园区管理,从数字世界管理物理世界。

(5)提供AR视角下的园区管理,从园区实景的角度来查看内部关键数据信息。

(6)提供远程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7)根据GMP规范,对产线中不规范的行为(人员动作、穿戴等)进行自动检查和报警。

(8)实现对整个企业园区(包括周界、人车出入口、公共区域、道路、厂房、办公楼、研发楼等)的人、车、物的安全防范管理。

(9)实现企业园区内人、车运行的有序、可靠、可管理。

(10)实现园区内各地的人员进出权限管控、工作秩序有条理可管理。

(11)员工管理科学高效,考勤、进出权限、食堂消费等智能便捷。

(12)访客管理科学高效,可控可查可管。访客来访后可自助登记,并且可自助达到等待区域,进入非授权区域报警。

(13)对车间、仓库等高价值区域、易燃区域有较高的防火需求,需提前预警火灾隐患。并且可以对环境的温湿度、粉尘、噪音进行监测与超阈值报警。

(14)需要对制造过程的的关键环境进行质量追溯。

(15)需要对企业物流车辆进行管理。

(16)建立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大屏等形式,监控管理企业运行并可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出现异常状况和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17)对分散的车间、仓库进行远程统一管理,避免使用人力频繁的去现场监管、检查,减少人员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总部与各分厂的统一视频管理。

1.3.2系统需求

系统设计应贯彻国家关于智能建筑设计的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系统设计以增强其科技功能和提升应用价值为目标,以其功能类别、管理需求及建设投资为依据,以结构化、模块化和集成化的方式实现组合,应集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主要考虑以下需求:

(1)子系统的融合

信息孤岛问题一直是困扰客户的最大难题,如果能够将各接入子系统看作是平台的管理模块,实现平台的统一管理、各接入子系统的协调运行,进行整套系统的有机结合,才符合客户的真正期望。

(2)智能化的运行管理

庞大的系统建设随之带来的就是运维的人员成本增加;同时也会影响系统的使用,直接导致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随着行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平台的智能化运行管理应用越来越被客户认可,已成为行业的一种趋势。

(3)业务能力平滑扩展

以往一般通过在平台中增加功能模块,或依赖于一个平台去接入其它业务系统。由于整体的复用性较差,带来了相当高的开发维护成本。同时,也影响了产品品质,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4)智能化的应用

安防产品“智能化”的概念提出多年,传统的图像识别和图像处理算法仍然存在着识别准确率低、环境适应性差、识别种类少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智能应用的普及。

(5)开放的对接模式

项目运作中,经常会遇到不同品牌之间的合作共建一套智能化弱电系统。第三方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资源共享等问题成为系统集成的一个瓶颈,平台的集成与被集成成为难题,客户希望得到一个非常顺畅的资源交互环境。

1.4总体目标

通过本项目建设,通过帮助药企拉近管理距离、提高管理效率、规范作业行为、防范安全隐患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帮助药企实现工厂全面透明化管控,深入实施智慧企业园区的数字化工程。使管理层明确了解生产业务进展的实时情况,将管理做到“看得见,管得着”。并进一步完善园区安全防范功能,提高企业园区运行的便捷性和有序性,加快对园区异常事件处理的速度,提高企业园区的综合管理水平。

(1)子系统统一集成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对各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软件界面进行集中管理。提供人员、组织、资源等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保证同一个物理资源在一个产品或者多个产品中的唯一性,可关联并实现一处录入多处使用,为产品互相集成提供机制保障。

(2)平台运行统一监控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运行管理中心,给系统交付及维护人员提供一站式安装、运行、维护的服务。通过运行管理中心,可实时获知软件的运行状态,根据运管中心提供的信息方便地定位并解决问题,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3)业务弹性拓展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基于组件化设计,以新增组件的方式满足业务的横向扩展。只需在一套软件下通过增加相应的业务组件即可实现复杂项目的需求,避免以往一个项目部署多套平台的冗杂情况,彻底解决一线人员的痛点。

(4)智能化应用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以各类功能与应用整合和集成为核心,实现单纯的图像监控向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车牌识别、人脸识别、AI应用等智能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与延伸。

(5)应用接口开放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基于软件集成框架和统一规范,通过Web Service及http接口提供基础服务,实现应用接口的开放,支持第三方应用快速集成,接口遵循RESTful规范。平台通过动态新增设备接入驱动,实现对第三方设备的接入。

(6)通过综合安防与扩充应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横向沟通困难,导致对过程变化反应迟缓等,逐渐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综合安防管理可帮助企业优化传统安防管理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畅通、及时,使信息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安全隐患及生产现场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以下抽取本方案设计部分应用进行说明:

网络高清视频联网:通过视频监控联网,可为各级管理人员按权限分配各环节现场图像信息,避免现场状况信息汇报的延时,出差在外的管理人员甚至可通过移动网络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以参与应急决策;

报警联动策略:可设计通过视频分析、人脸识别、黑名单识别等技术进行实时侦测,当有非法入侵等异常行为时,推送报警信息、现场图片等至管理人员手机、邮件以及时响应;

制造过程可视化追溯:MES信息触发、条码扫描(或RFID信息读取等)形成关键岗位生产及操作过程的起始标签,事后可根据条码、货品信息等快速追溯,提高生产管理、售后服务等部门后期问题分解与追查的工作效率;

GMP合规:对于不同的药企,可设计通过特定的AI算法对产线中的违规行为、违规穿戴、违规摆放、设备异常等问题偏差进行实施监测,与MES联动获取生产信息,将生产生息与偏差信息相结合,保障药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合规;

联动策略:门禁、车辆出入口设备等与消防系统联动,消防报警时自动打开消防通道。

(7)优化人车物管理流程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系统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以此实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以下抽取本方案设计部分应用进行说明:

一键巡查:通过车牌登记与识别减少车辆进出验证时间,免刷卡无停留方便快捷;通过车位摄像机,实现停车引导与反向寻车,可在较大型以上停车场降低员工停车消耗的时间;

车牌识别:通过车牌登记与识别减少车辆进出验证时间,免刷卡无停留方便快捷;通过车位摄像机,实现停车引导与反向寻车,可在较大型以上停车场降低员工停车消耗的时间;

优化访客预约管理流程:结合一卡通(一脸通)与综合管理平台优化访客从预约、申请至授权进出的整个流程管理,减少员工接待的无效工时,提升企业的对外形象。

(8)辅助业务管理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的成本来自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安防系统应用,特别是基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可视化管理系统与基于一卡通(一脸通)系统的人员管理系统,多年来通过系统单一建设满足各部门某一具体场景的应用需求,零散的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关系,本方案实施建设后,通过企业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可为企业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提供多种辅助手段。以下抽取本方案设计部分应用进行说明: 

视频远程联网:通过视频对员工工作状态与现场生产经营状况的远程监督指导,降低管理人员的出差、现场巡视产生的成本;

车载监控、GIS定位辅助物流管理:通过在物流车实施车载监控系统,可实时了解物流运输情况,按需进行视音频远程调度;分析历史数据,结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要求进行排班、优化物流路线规划等;

仓库管理:对仓储环境变量进行实时采集与联动,提防环境变化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影响而导致浪费。

热成像防火管理:对仓库、车间的防火管理,相比传统的温感、烟感的探测方式,热成像防火管理方式可以及早发现火情或火险隐患,及时处理,闭门企业的重大损失。

(9)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基于综合安防系统的众多应用可改善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决策的效益和效率。以下抽取本方案设计部分应用进行说明:

生产过程可视化:高清网络视频智能化与联网化,为企业观察与回溯生产工序提供可靠依据;与MES联动,将生产信息与视频信息相结合;

物流过程可视化:可在车载视频、GIS路线回放的基础上为研究物流策略提供数据基础。


第 二 章 总体设计

2.1系统设计思路

2.1.1设计原则

(1)组件化

统一软件技术架构以组件化方式构成产品,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集成了消息中间件、数据库服务、分布式缓存、应用容器、事件分发、流媒体转发、设备接入、存储接入、短信接入、邮件接入等各类服务,由各个组件承载相关服务能力,提供平台及支撑组件的各种功能需求。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业务组件主要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管理、停车场、入侵报警、行车监控、考勤管理、食堂消费管理、梯控、可视对讲、访客管理、巡更、人脸监控、图上监控、电视墙、网络管理、安保区域管理、安保用户管理、安保基础数据、安保区域管理、AI模型管理、药企人员行为管理,各组件间可以方便的根据自身功能需要相互调用,功能的复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能力。

(2)可伸缩性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根据项目规模和应用场景,设计时考虑了各服务的水平扩展能力,尤其是设备接入、流分发、流存储、事件、数据库等关键服务。系统容易出现的性能瓶颈的问题点,考虑到这些状况,平台采用分布式设计,平台可根据物理服务器资源及服务容量情况,将平台内组件独立部署到不同服务器,提升组件的可用物理资源,提升其容量及稳定性。并且对于部分关键服务比如媒体网关(负责媒体转发),通过部署集群,以支持大规模大带宽要求的流媒体转发。

对于业务体量小或者资源缩容的情况,也可将服务重新部署到少量的服务器或者部署到单台服务器中。满足根据业务动态调整资源容量的需要。

同时还采用各种技术支持对大规模应用,采用反向代理、分布式缓存、websocket协议、事件分发机制等技术来提升响应速度、减少各环节交互的性能损失,提高系统运行流畅度。

(3)可维护性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界面设计人性化,采用B/S管理、C/S操作模式、APP辅助,使系统管理和维护更方便快捷,无论是系统管理中,对各业务的参数配置管理;运维管理中,对系统各服务参数配置;还是对前端监控的远程控制、检索、回放录像资料、日志查询等都通过WEB方式来完成,界面交互友好,能够让用户快速掌握操作方式,并同时支持桌面应用和移动应用。

平台自带运行管理中心,提供服务运行监控,日志采集、告警,运行参数调整等各类平台运维功能,并且支持将掉线的服务自动远程控制启动,或者通过界面人工触发重启或者停止服务,方便平台使用的运行维护。

(4)多层次的安全设计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从设备、网络、主机、数据、应用多个层面考虑各类安全防护点并采用多种安全控制策略。

设备层面:访问存储设备、前端设备等各类设备均需通过设备的身份认证才能访问。

网络层面:访问平台支持https访问,敏感数据传输统一经过安全认可的加密方式加密后传输,对非本地局域网的外网通过映射少量端口即可访问平台。

主机层面:通过操作系统防火墙控制非平台使用端口的访问。

数据层面:针对敏感数据,尤其像是密码数据无明文落地,数据加密满足当前业界安全要求的加密标准,产品开发过程中禁止组件使用过时不安全的加密算法。

应用层面:服务端的调用有IP白名单控制,禁止陌生不受信服务器访问平台服务;产品设计中提供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服务接口访问认证,要求用户页面需要登录认证,服务接口调用需要服务接口认证;并且用户登录密码数据采用防篡改及不可逆算法进行加密,防止密码泄露及被篡改风险。

(5)可扩展性

平台组件化设计,组件分为业务(可分为行业业务组件、共性业务组件)、通用服务、基础环境多层架构,平台包含这几层组件,可对每一层面组件进行能力扩充,通过对已有组件进行升级扩展能力,或者通过新增组件扩展能力,以此来支持平台自身规模扩展或功能扩展。

平台支持扩展包机制,可通过扩展包进行组件能力调整或者能力扩展;平台支持组件运行过程中安装或者卸载,满足平台不同时期的不同能力需求及资源充分利用率。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为通用综合安防产品,对于行业综合安防产品可在综合安防产品基础上开发行业业务组件,结合从通用综合安防产品中裁剪掉行业综合安防产品不需要的组件,组合构建成行业综合安防产品。

(6)高兼容性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对前端接入设备的兼容能力:全面兼容全系列海康、大华等国内主流厂商监控设备,平台支持ONVIF设备接入,兼容国内外主流的报警主机:Bosch、Honeywell等,而且通过设备厂商提供稳定的SDK与主流协议,兼容SONY、Samsung、Axis等多个厂商设备。

(7)支持多架构组合 

智慧企业园区管理平台(或企业生产监管平台)满足模数混合架构(摄像机-编码器-CVR/云存储、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纯数字架构(网络摄像机-CVR/NVR/云存储)等不同的架构方式,满足安防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

1)模数混合监控架构

前端采用模拟摄像机,经过编码器编码后通过网络传输,在集中存储服务器中或者云存储进行统一存储,或者直接通过DVR进行编码和存储。或采用模拟摄像机与网络数字摄像机并存模式。

2)纯数字监控架构

前端采用高清网络摄像机或者标清网络摄像机作为图像采集和数字化编码,经过网络传输,采用NVR进行分布式存储或者采用CVR、云存储等中心存储设备进行集中存储。

2.1.2设计依据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 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

2.1.3设计思路

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共享要求,对各子系统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设计,通过系统间的各种联动方式将其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成为一套整体的、全方位的综合管理系统,达到人防、物防和技防充分融合的目的。

(1)总体设计一步到位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充分利用综合管理平台的集成性、开放性、扩展性,实现各子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同时考虑今后系统的扩充及增容等。

(2)子系统独立分控、总体集成

每个子系统既可独立工作,也可通过综合管理平台与其它子系统有机地协同工作、联动防范,构成一个完整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系统操作与处理在统一的人机界面完成,实现分散监视、控制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的目的。

(3)安防措施综合而全面、业务联动

系统设计中采取多种安全防范措施,以求达到周密、到位的安全防范目的。企业综合管理系统主要由视频监控、报警、停车场、智能一卡通、动环等子系统组成。基于企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将实现各项业务间的联动管理,如报警子系统探测到警情、或门禁子系统识别到强行开门、或停车场子系统发现黑名单车辆后,可通过综合管理平台设置触发视频监控子系统进行抓图、弹窗显示、录像存储,同时联动平台控制端与对应语音通道开始对讲、发送短信或邮件通知管理人员等,实现众多联动功能。

2.2总体架构

对于药企园区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园区的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进程,把企业园区公共管理、生产过程管理(GMP合规)、仓储物流管理等统一的管理和控制。绝不应该是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简单堆砌,而是在满足各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寻求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与外部其它智能化系统之间的完美结合。系统主要依托于企业综合管理平台,来实现对众多安防子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通过企业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统一数据库、统一管理界面、统一授权、统一权限卡、统一安防管理业务流程等,同时考虑将各安防系统资源作为信息化基础数据,满足部分生产运营管理的业务需求,辅助业务流程优化。

2.2.1系统架构

image.png

图2系统架构图

2.2.2系统组成

由上图所示,整体系统分为四个层次,设备端、连接层、平台层、业务系统层。

首先在设备端包括了在药企园区方案中所有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包括萤石设备、物联设备(用于支撑能耗管理、环境监管、设备管理等物联应用)、传统前后端设备(传统前端摄像机、热成像设备、AI设备、超脑、存储等设备,用以支持传统的视频监控、产线智能识别、存储等应用)、非视频设备(包括车辆道闸、人员道闸、雷达、人脸识别系统等)、工业相机(用以支持出入库扫码、药品缺陷检测应用)、机器人(AGV,用以支持智慧仓储应用)。

连接层,大部分设备可以直接与平台进行打通,针对部分设备需要通过特定的连接网关或系统与平台进行对接,萤石设备需要通过萤石网关与平台进行对接;物联设备需要符合物联协议,通过物联网关将设备信息反馈给平台;工业相机目前无法直接与平台进行对接,需要借由工业相机系统与平台进行信息交互;机器人设备接入自有的IWMS系统进行调度,平台从IWMS系统接收信息进行展示。

平台层分为三大平台或系统,AI开放平台在云端,负责AI算法的训练和下发;在本地部署的平台中,根据药企规模和业务需求的不同,提供企业生产监管平台与数字化企业运行中心两款平台进行选择,前者适用于中小型药企的园区、产线管理,后者适用于大企药企集团园区的综合管理,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部分应用仅在数字化企业运行中心平台中提供,在企业生产监管平台中并不具备;IWMS系统用于连接AGV设备,进行机器人的调度,并将调度信息推送给平台进行展示。

在业务系统层为与平台进行交互的各个业务系统,其中MES、QMS系统与平台进行生产信息的交互(产品、批次号、生产日期、工序等),企业OA、ERP、CRM等系统与平台进行基础信息的交互(包括人员信息、车辆信息、流程信息等),WMS系统与IWMS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智慧仓储应用以及AGV的调度。

2.2.3业务应用架构

image.png

图3业务应用架构图

如上图为本方案中包含的业务应用,按照场景分为大园区、产线、仓储、周界门岗等四大块,各项业务应用按照四大价值进行分类,其中标星号为重点核心业务,圆圈为仅数字化企业运行中心具备的功能,企业生产监管平台不提供本功能或需要定制。

2.3平台安全性

2.3.1存储加密

(1)敏感数据(设备密码)采用AES对称加密256位加密方案;

(2)用户密码采用基于HMAC的SHA256加盐值算法获取摘要信息;

2.3.2传输加密

(1)服务接口调用采用DH共享秘钥交换加密传输;

(2)外部网络或者公网web请求采用https传输;

(3)WEB页面到服务端敏感数据采用RSA非对称加密2048位加密方案;

2.3.3身份认证

(1)人对机安全认证:

访问平台:登录用户身份认证,密码输入错误3次增加验证码;

访问设备:设备用户名加密码认证;

(2)机对机安全认证:

服务接口调用认证:采用token认证,采用基于HMAC算法生成认证token;

媒体网关取流安全认证;

图片存储访问安全认证;

CVR访问安全认证;

云存储访问安全认证;

第 三 章应用介绍

3.1驾驶舱(仅数企平台提供)

驾驶舱提供不同维度的园区管理视角,帮助管理者全局掌控园区的运行情况。

image.png

图4数据驾驶舱

提供不同维度的管理视角的基础是企业的(部分)物联化、数字化,打通多个子系统,融合数据展示。

3.1.13D立体管控

3.1.1.1业务概述

image.png

图53D立体展示

3D立体管控服务主要功能是将园区内的建筑和设备在3D场景中展示,对接各个组件,并将获取到的数据以弹窗和浮窗的形式在三维地图上展示。主要包括视频监控、门禁信息、停车场信息、人员通行、车辆通行、空调新风数据、UPS数据、电力监测数据、宿舍数据概览、房型入住率、能耗数据、房间人员详情、电力监测数据、消防数据和灯光状态。

3.1.1.2业务功能

支持企业园区的三维模型立体展示;

支持在三维场景中对监控点进行预览;

支持在三维场景中查看门禁设备的人员出入记录;

支持人员信息检索,支持在三维场景中绘制室外的人员轨迹;

支持车辆信息检索,支持在三维场景中绘制车辆轨迹;

支持在三维场景按楼幢、楼层和房间展示能耗使用情况;

支持在三维场景中展示园区内的电梯运行情况,支持电梯关联监控点的视频预览;

支持在三维场景中展示园区内BA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空调新风设备,UPS设备,温湿度传感器,空压机,VRF空调,电力检测设备等;

支持在三维场景中按楼幢、楼层和房间查看展示宿舍楼宿舍的入住信息,支持查看每个房间的入住人员,支持通过姓名检索所在宿舍。

支持三维场景菜单配置,数据看板配置,菜单视角配置;

提供三维立体管控客户端,支持轮询展示平台数据;

支持资源上图配置;

3.1.2AR实景地图

3.1.2.1业务概述

image.png

图6AR实景展示

AR实景地图服务主要功能是从园区实景的视角来管理园区。基于AR实景地图服务客户端扩展人脸、卡口、BA三种设备标签,支持人脸抓拍数据查看、视频查看;支持过车数据查看、视频查看;支持BA设备数据查看。

3.1.2.2业务功能

支持企业园区的AR立体展示;

集成了AR大鹰眼、AR球机、AR云台,支持高低点视频预览,云台控制,多画面轮巡,标签同步回放,标签管理、标签分层、数据可视化展示;

支持卡口设备标签,支持展示园区卡口过车统计数据、过车详细信息;

支持人脸抓拍机标签,支持展示人脸抓拍统计、人脸抓拍详细信息;

支持BA设备标签,支持展示BA设备环境量和告警信息。

3.1.3数据看板

3.1.3.1业务概述

image.png

图7数据画布

以数据画布形式展现企业管理者关注的内容,了解企业实时现状。目前制作了基地管理看板和集团看板两类看板。非基线看板需要定制实现。

3.1.3.2业务功能

3.1.3.2.1基地管理看板

支持展示园区车位使用率和实时车辆信息;

支持展示园区内的电梯情况,会议室使用情况,宿舍入住率情况;

支持展示园区能耗总览,包括用电,用水,用气和用热情况;支持展示当日能耗趋势;支持展示近半年能耗用量环比;

支持展示能耗电表,变压器实时数据;

支持展示每月的企业总人数,离职人数和入职人数折线图;支持展示月离职人数和月入职人数TOP3部门;

支持展示当天园区考勤人数情况,当日园区访客人数情况;

支持展示当日园区AI报警情况;

3.1.3.2.2集团中心看板

支持展示园区车位使用率和实时车辆信息;

支持展示用能效率,包括园区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力调电费,新能源占比,节约电费,节约标准煤,减少碳排放,等效植树;

支持展示区域能耗用量TOP5,部分能耗用例TOP5;

支持轮询展示下级各园区的用电,用水,用气和用热情况,支持轮询展示下级各园区的能耗趋势,用电同环比,用水同环比,用气同环比和用热同环比;

3.1.4业务价值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丰富的管理视角,拉近管理距离,提升管理效率。

(1)(3D视角)让管理者能从数字世界感知自己企业的实时物理信息。

(2)(AR视角)让管理者能从现场实时实景的角度关注企业关键数据。

(3)(数据看板)让管理者能从一张图上了解企业关键数据信息。

3.2园区安全管理

园区作为企业日常办公、生产制造、科研创新等重点工作场所,安全舒心的办公、生产环境是企业日常管理的重点工作。

海康威视基于物联网,结合视频AI技术,实现对企业园区公共安防、企业生产、环境的隐患智能预警,保障企业人员、财产、生产安全,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生产、办公环境。

3.2.1园区公共安全

3.2.1.1业务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的迅速发展扩大,行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园区安防业务系统及其延伸应用越来越受重视,传统的园区安全管理需要支出较大的人力、物力。耗费了很大的资源,延迟了紧急事件的响应事件,无法起到事故防范的作用。

园区公共安全,通过建设视频监控、出入口管控、周界防范、园区内车辆安全管控、园区日常安保巡检、园区反恐等系统,基于智能视频、卡口与物联传感数据的融合应用,打造“由外到内,由地至空”的多维智能防护网,提高企业园区的本质安全。

3.2.1.2业务功能

image.png

图8园区公共安全

园区公共安全业务包括园区视频监控、出入口管控、周界防范、车辆安全管控、安保日常巡检、园区反恐六个应用建设,保障园区安全。

视频监控:通过建设视频监控的全覆盖,结合视频AI、黑光、全景等技术,实现园区视频“看得清、看得全、看得懂”。

出入口管控:人员通道结合车辆出入口管控,实现对进出人员、车辆的信息识别和准入管控;

周界防范:采用热成像技术,实现周界防范的可视化,降低周界报警的误报,提高环境适用性,保障了周界防范的有效性。

车辆安全管控:基于车辆卡口测速、违停抓拍,实现车辆在园区的规范化管理。

3.2.1.2.1视频监控

3.2.1.2.1.1应用概述

视频监控子系统是整个安防建设的重点,负责园区内的视频安全监控,实现视频图像的预览、回放、存储、上墙,以及云台设备的云台控制等业务,提供安全监视、设备监控、案发后查、证据提取等有效的技术手段,为快速有效的指挥决策提供可视化支撑,使管理人员能远程实时掌握园区内各重要区域发生的情况,保障监管区域内部人员及财产的安全。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如下:

(1)高清化。系统采用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高清采集、高清编码、高清传输、高清存储、高清显示。

(2)网络化。系统基于IP网络传输技术,提供视频监控的联网功能,实现全网调度、管理及智能化应用。

(3)信令与业务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当中心服务器故障时,存储业务和上墙业务不中断。

(4)云边智能化。系统建议前端设备采用海康威视主推的智能系列摄像机,在高清视频采集的基础上,实现前端智能采集和智能分析;后端设备采用海康威视主推的超脑NVR和脸谱服务器,将前端采集的视频、图片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为用户提供各类智能应用和功能,满足用户前后端融合的智能分析。

(5)存储稳定性。采用具备流直存技术的专业存储设备对视频、图像进行存储,并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提升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6)充分考虑原有系统利旧,实现新老系统的无缝对接,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机设备、视频显示设备、控制键盘、视频存储设备、相关应用软件以及其它传输、辅助类设备组成。系统具有可扩展和开放性,以方便未来的扩展和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系统架构如下:

image.png

图9视频监控系统架构示意图

视频监控的建设,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产品形态,以实现物尽其用,保障监控效果和智能化的场景落地。具体视频监控点位建设,如表1:

区域说明 监控对象 设备推荐

园区公共区域 周界外围及道路 人脸抓拍摄像机、微卡口、全局摄像机

大楼周边 室外PTZ筒机、黑光摄像机

大门出入口 人脸抓拍摄像机、车辆抓拍、全局摄像机

广场 全景摄像机

制高点 全景摄像机、云台摄像机

周界 热成像枪球联动、声光报警摄像机

财务室、机房、资料室 人脸抓拍筒机

电梯轿厢 人脸抓拍半球

走道走廊 人脸抓拍摄像机

建筑出入口 人脸抓拍摄像机、客流统计摄像机

生产区域 生产车间 耐高温摄像机、防爆摄像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废水处理站 防腐蚀摄像机

大型装置 防爆云台(防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热成像筒机(防爆根据实际选择)

表1设备点位架设表

3.2.1.2.1.2应用功能

(1)摄像机功能

1)智能分析

海康威视深度智能系列专业智能摄像机依托强大的多引擎硬件平台,内嵌专为视频监控场景设计、优化的深度学习算法,具备了比人脑更精准的安防大数据归纳能力。深度智能系列摄像机可实现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人、车、物的多重特征信息提取和事件检测,满足用户精度更高、种类更多、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智能需要。

在人脸学习方面,在人脸模糊、大角度、人脸目标小等各类复杂场景下深度智能系列能够获得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使得具备深度学习的智能系列产品对场景的适应性更好,能够广泛运用到各类场景中。

image.png

图10人脸识别和比对摄像机效果示例图

2)超低照度

海康威视摄像机采用业界高端传感器和DSP,具备很高的感光度,在光照条件极差的条件下也可获得色彩还原度较高的画面。

image.png

图11超低照度摄像机对比效果示例图

3)强光抑制

在夜间监控车辆道路、出入口等情况下,往往因为车光线太强严重影响视频图像质量。海康威视产品中广泛采用强光抑制技术来解决此种困扰,有效抑制强光点直接照射造成的视频图像模糊,能自动分辨强光点,并对强光点附近区域进行补偿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image.pngimage.png

图12强光抑制开启与关闭效果示例图

4)红外增强

针对夜间或光线不好的场景下图像质量差的问题,海康威视推出红外摄像机和红外球机,采用阵列红外灯使红外距离最远可达150米,并结合3D降噪技术可以获得清晰的夜间图像。

image.png

图13红外监控效果示例图

5)3D降噪

3D数字降噪功能能够降低弱信号图像的噪波干扰。由于图像噪波的出现是随机的,因此每一帧图像出现的噪波是不相同的。3D数字降噪通过对比相邻的几帧图像,将不重叠的信息(即噪波)自动滤出,从而显示出比较纯净细腻的画面。海康威视产品中广泛采用3D时空域联合降噪处理,结合准确的噪声强度估计算法,在光照理想、噪声较低时图像清晰细节没有损伤,光照不足时噪声明显抑制,图像细节大量保留,有效提升视频监控图像质量。

image.png

图14降噪前图片示例

image.png

图15降噪后图片示例

6)宽动态

监控环境中常会遇到光线明暗反差过大的场景,利用宽动态技术,可将场景中特别亮的部位和特别暗的部位都能看得特别清楚。普通摄像机获取的是背景清晰但是前景较暗的图像,宽动态摄像机能获取前景和背景都清晰的图像。海康威视采用业界高端传感器并结合自主研发算法,推出的新一代宽动态是基于动态范围达120db的多重曝光Sensor,采用局部亮度映射与图像增强相结合的处理算法,在逆光环境下能够清晰地保留暗处细节并抑制亮处过曝,大幅提升宽动态场景的图像质量。

image.png

图16宽动态摄像机图片效果示例图

7)全景监控

对于企业园区的设备区、物资调度区,需进行全景大视角监控,实时观察设备动态,并对设备区的相关细节进行放大抓拍。传统的实现方案往往是多台摄像机通过视频拼接服务器拼接得到180°和360°的全景,配合高清球机实现细节的捕捉。虽然兼具了全景和细节,但这种方案需多台摄像机、视频拼接服务器以及高清球机,方案成本较高,系统复杂,安装调试繁琐,后期的人工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显然不是最佳的监控方案。

针对传统方案的弊端,海康威视推出一体化球型鹰眼全景跟踪摄像机,既可覆盖全景,又可捕捉细节。同时,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监控方案成本高、系统复杂、安装调试繁琐的问题。

全景鹰眼摄像机采用ALL IN ONE一体化设计,内置多个水平全景摄像机以及一个特写跟踪球机,集成度高,一台球型鹰眼全景跟踪摄像机即可兼顾全景与细节。前置拼接,后端无需视频拼接服务器,拼接调试简单,相比传统监控方案整体系统大大简化。

image.png

图17全景鹰眼照片

相比传统监控方案,一体化球型鹰眼全景跟踪摄像机以单摄像机实现全景监控和细节捕捉,成为视频监控领域新兴的监控模式,解决了传统监控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2)控制功能

1)实时预览

视频实时预览即为对监控实时画面的预览,包括基础视频预览、视频参数控制、视图模式的预览,平台与监控点所在的摄像机对讲通道的实时对讲、批量广播以及对具备云台能力的监控点的实时云台控制。

支持WEB浏览器和CS客户端两种方式,通过视频控件的形式进行监控点实时画面预览;

2)试图预览

视频预览支持以视图的形式保存监控点和播放窗口的对应关系及窗口布局格式,用户可用视图进行监控点分组管理及快速预览。

支持以共有视图和和私有视图两种模式进行视图管理。对视图中的监控点有预览权限的任何用户都可对公有视图进行预览、视图配置;私有视图只对本用户开放权限,其他用户登录后无法看到该视图。

支持视图管理配置,包括视图组的管理,在视图组中进行视图的添加、删除、移动位置、修改视图的监控点、窗口布局等操作。

image.png

图18视频监控视频预览功能视图

3)对讲与广播

支持对视频监控点进行实时对讲,支持配置对讲时是否自动录音。

支持监控点批量广播功能,可对增加、删除广播分组。广播路数规格限制在100路以内。

4)云台及视频参数控制

支持对具有云台功能的监控点进行云台控制。在监控预览状态下,通过开启云台或点击监控点预览工具栏的云台控制按钮进行云台的上下左右等8个方向控制。

5)录像回放

录像回放用于对历史视频录像的查询、播放、画面流控、片段下载等应用。

6)图片查询

WEB端支持对配置了抓图计划的监控点所抓历史图片的查询,并按照监控点排序和时间排序两种方式展示图片查询结果。

支持对图片查询结果进行自动播放和下载操作。

7)电视墙

电视墙应用于中心大屏幕,专注视频上墙,调度解码资源将前端编码设备的视频画面在电视墙上显示。电视墙提供了解码资源管理、视墙资源管理、电视墙/窗口的控制及内容上墙等功能。

3.2.1.2.2车辆出入口管控

3.2.1.2.2.1应用概述

车辆出入口管控系统是通过对进出生产厂区的车辆进行车牌识别

image.png

图19车辆出入口管控系统架构图

车辆管控系统支持蓝牙、IC卡、射频卡、车牌识别等多种配置方式。适应各类出入口场景,实现了出车辆控制管理高度智能化。另外,自主研发的高清车牌识别系统准确记录识别车牌号码,确保车辆的进出有据可查,进出可控,固定车辆快速通过电动挡车器,实现停车场的高效和安全管理。

负责完成前端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存储与上传,负责车辆进出控制,主要由电动挡车器模块、车牌识别模块等相关模块组件构成。主要设备如下:

电动挡车器模块主要设备:

(1)电动挡车器

手动按钮能作 “开闸”、“常开”及“关闸” 操作;

支持软件控制“开闸”、 “常开”及“关闸” 操作;

停电自动解锁、停电后可用摇把手动抬杆;

具有便于维护与调试的“常开模式”;

配备车辆检测器,具有“车过自动落闸”“防砸车”功能;

可选配路闸及通道两对红绿灯;

具备丰富的底层控制及状态返回指令,使电脑可对电动挡车器作最完备的控制;

可根据需要增加其它特殊功能。

(2)防砸雷达

道闸雷达采用国际先进的微波高精度定位技术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高精度、免调试、高稳定性等特点。道闸雷达由防砸雷达和触发雷达两部分组成,其中防砸雷达用于控制自动闸杆的升降,避免“砸车”、“砸人” 现象发生。

注意:道闸雷达无法用于广告道闸与栅栏道闸。

(3)出入口控制机(选配)

用于临时车辆进入和开出,车主驾车至出入口控制机前,地感线圈、车辆检测器自动检测到有车辆,车主取卡入场(凭车取卡),车主出场时缴卡。并凭卡在自助缴费机、中央缴费处、岗亭等缴费处缴纳停车场费用

(4)远距离识别模块

由远距离读卡器,远距离识别卡、桌面式发卡器等组成。

(5)遥控发射接收器

接收无线遥控信号,并转换信号。

(6)遥控发射器

发送无线信号。

车牌识别模块主要设备:

(1)出入口补光抓拍单元

出入口补光抓拍单元是由防护罩、抓拍机及补光灯组成,包含LED高亮补光灯,采用高清晰逐行扫描CMOS,具有清晰度高、照度低、帧率高、色彩还 原度好等特点。

(2)车辆检测器

车辆检测器通过检测地感线圈的电流变化来检测来往通行车辆,可与防砸线圈车检器共用。

(3)道闸雷达

道闸雷达采用国际先进的微波高精度定位技术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高精度、免调试、高稳定性等特点。道闸雷达由防砸雷达和触发雷达两部分组成,其中触发雷达用于触发道闸摄像机抓拍车牌。

(4)出入口控制终端

出入口控制终端负责进行前端数据车辆信息采集、处理、上传后端平台,可实现岗亭收费、通过车辆抓拍图片显示、抓拍图片关联、系统日志显示、软件开关闸、高峰期锁闸、设备连接状态显示、报警联动等功能。

收费支持现金收费;通过扫码枪扫支付宝、微信支付码收费等

(5)LED显示屏

室外LED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 “余位数”,“收费金额”等信息,并支持语音播报功能。

车底扫描单元:

车底扫描单元是有测试模块、触发模块、补光模块、阵线相机等组成,主要用于对车辆底部情况进行抓拍,并将图像上传平台处理。

(1)车底扫描

车底扫描设备采用固定于地面的安装方式,设备有IP68的防护等级,防水防雾设计,同时满足承压30吨的强度,保证了大多数户外场合的应用。

系统采用来车自动触发,线阵相机自动扫描采集图像的设计,车速匹配模块可以保证车速变化情况下出图的质量,保障了设备的自动化工作要求,减少了人力干涉。设备图像清晰,畸变小,超大视场角保证了车底检测的无死角,可实现车底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相机模块

线阵相机模块包含线阵相机、镜头以及机械包围结构,主要用于车底扫描成像。

(3)测速模块

速度匹配模块主要用于匹配车速,从而保证车底扫描成像的图片无明显拉伸压缩等畸变。

(4)触发模块

提供光电传感器或地感线圈的触发方式。来车时提供触发信号,系统开始工作。车辆离开时产生结束信号。

(5)补光模块

补光模块分布在线阵模块的两侧(左右各一),由大功率超亮度LED组成,来车时亮起对车底形成照明,保证线阵相机的成像效果。

部署方案:

根据停车场出入口的场地,和客户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部署方案。

(1)安全岛模式

适用于进出口比较宽阔的场景,中间建设安全岛,岗亭、道闸、抓拍机等部署在安全岛上。(图例为示意标识,尺寸以实际尺寸为准)

image.png

图20安全岛模式示意图

(2)无安全岛模式

适用于出入口比较狭窄的场景,中间没有足够空间建安全岛,岗亭、抓拍机、道闸等部署在车道边上。建议两车道间使用路锥隔开,并向前延伸,便于规范车辆驶入时摆正车头。(图例为示意标识,尺寸以实际尺寸为准)。

image.png

图21无安全岛模式示意图

(3)出入混行模式

适用于出入口共用一条车道的场景,岗亭、抓拍机、道闸等部署在车道边上。(图例为示意标识,尺寸以实际尺寸为准)

image.png

图22出入混行模式示意图(线圈)

(4)双相机抓拍模式

适用于出入口离马路较近,成像距离较近并且有多个方向的车辆进出的场景,此场景中,车辆车头难以摆正,使用双相机抓拍模式能够提高抓拍准确率。系统采用双相机分别对2个方向的来车进行抓拍识别,过滤后,选择识别效果最好的进行输出,从而提高系统识别准确率。(图例为示意标识,尺寸以实际尺寸为准)

image.png

图23双击抓拍模式示意图

(5)摩汽混合模式

在常规的安全岛模式/无安全岛模式之中,增加摩托车出入车道,并通过部署抓拍机来对进出摩托车进行抓拍,摩托车通过票箱交取卡进出场。摩托车车道与汽车车道建议进行隔离,若现在场无法施工,可以通过路锥等隔离物对摩托车车道进行隔离。(图例为示意标识,尺寸以实际尺寸为准)

image.png

图24摩汽混合模式示意图

3.2.1.2.2.2应用功能

通过出入口的数据采集模块及车底扫描模块对出入车辆的车底与车牌等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并按照一定规则通过数据传输网络将信息送至岗亭控制模块,由岗亭控制模块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显示在屏幕,供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平台完成数据信息的接入、比对、记录、分析与共享。由以下软件模块组成,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Web服务器。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安装数据库软件保存系统各类数据信息;数据处理服务器安装应用处理模块负责数据的解析、存储、转发以及上下级通讯等;Web服务器安装Web Server负责向B/S用户提供访问服务。

(1)号牌自动识别

1)系统可自动对车辆牌照进行识别,包括车牌号码、车牌颜色的识别。

2)在实时记录通行车辆图像的同时,还具备对符合“GA36-92”(92式牌照) 、“GA36-2007”(新号牌标准) 、“GA36.1-2001”(02式新牌照)标准的民用车牌、警用车牌、军用车牌、武警车牌的车牌自动识别能力,包括2002式号牌。

3)系统能识别黑、白、蓝、黄、绿五种车牌颜色。

(2)车辆信息记录

车辆信息包括车辆通行信息和车辆图像信息两类。

在车辆通过出入口时,系统能准确记录车辆通行信息,如时间、地点、方向等。

在车辆通过出入口时,牌照识别系统能准确拍摄包含车辆前端、车牌的图像,并将图像和车辆通行信息传输给出入口控制终端,并可选择在图像中叠加车辆通行信息(如时间、地点等)。

可提供车头图像(可包含车辆全貌)。

系统采用的抓拍摄像机,具备智能成像和控制补光功能,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如雨雾、强逆光、弱光照、强光照等)下和夜间拍摄出清晰的图片。

(3)车辆管控

固定车辆:支持车牌识别或远距离卡识别比对正确,即可进场,无需任何操作。对于管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以设置必须车卡一致,即两种认证方式同时通过时,才能进场。

临时车辆:抓拍车牌并识别后放行;或者停车取卡,抓拍车牌并识别后放行

布控车辆:嫌疑车辆则系统自动在前端和中心产生报警,同时人工参与处理。

(4)数据查询

可查询通行信息、报警信息、场内车辆、操作日志、设备状态等信息并输出完整的数据报表。

(5)报警联动

当系统识别出来的车辆车牌不符合条件时,或者车牌在黑名单库时,管理中心自动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报警联动方式,如预览通道切换、报警输出、声光报警、软件提示、LED显示等。

(6)特殊车辆确认

系统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各功能难免有异常情况。如车牌识别失效,为了避免因这些异常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导致流程无法执行,对这些异常情况必须采取特殊处理,使整个系统工作流程在正常状态。

特殊车辆确认功能就是通过人工在出入口管理单元客户端上对识别异常的车牌进行修正,对无牌车进行人工匹配来确保系统工作正常。

(7)车底情况检查

在有岗亭的场景中,可通过在客户端上实时展示当前过车的车牌信息、车头照片及车底照片,及时方便的供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在无岗亭的场景中,可通过中心平台对响应时间段的过车进行查询,并检查车牌信息、车头照片及车底照片,供管理人员进行检查看牌信息、车头照片及车底照片,供管理人员进行检查看车底扫描对比

在有岗亭的出口场景中,不但可以通过在客户端上实时展示当前过车的车牌信息、车头照片及车底照片。还可以匹配该车的入场记录,并同时显示入场及出场的车底照片,以便的供管理人员对比处理。

(8)车辆管控

固定车辆:支持车牌识别比对正确,即可进场,无需任何操作。对于管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以设置必须车卡一致,即两种认证方式同时通过时,才能进场。

临时车辆:停车取卡,抓拍车牌并识别,放行。

布控车辆:嫌疑车辆则系统自动在前端和中心产生报警,同时人工参与处理。

(9)数据上传功能

过车数据自动上传中心,由中心集中存储和管理,支持前端数据缓存以及断点续传。

(10)权限设置和用户管理

为了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主要具备如下功能: 

用户分两个级别:系统操作员、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系统操作员、并且可以分配用户权限。

权限如下:系统配置、卡片管理、车辆信息管理、布控/撤控、查询、统计。系统配置包括:用户管理、出入口管理、车位管理、系统设置。

3.2.1.2.3园区车辆安全管控

3.2.1.2.3.1应用概述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企业园区内车辆行驶频次越来越高,包括企业内部车辆、员工车辆、外来运输车辆等。车辆的增多,也为园区道路安全及日常安保带来了极大隐患,如高速行驶,未按照路径行驶,违规停车等状况日益增多。因此,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园区的安全,加强园区的车辆安全管理。 

以视频监控和物联网为核心的车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在人力防范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高清、智能、图像分析等技术,特别是车牌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的应用,实现对企业车辆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车辆安全隐患。

3.2.1.2.3.2应用功能

(1)卡口测速

企业园区中,对于车辆管理,有明确要求,一般要求车辆限速30km/h,严禁车辆在厂区内各种道路上超速行驶;同类汽车正常行驶不得超车;特殊路况(修路、弯道、单行道等)下,任何车辆都不得超车。

厂区测速系统借助高清视频监控摄像机就可以完成厂区主干道进出车辆的车牌、车标、车身颜色等结构化数据的抓拍,雷达测速测速,速度信息显示等功能,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为传统的视频监控应用提供更加具体、规范的结构化数据,快速查找到相关的视频、图像数据,破解工作人员面对海量视频查找缓慢的难题。

可利用厂区卡口单元,结合架设的双基色LED显示屏,将车辆通过的速度显示出来,如超速,则显示超速字样,同时将报警信息传送到数据中心,并进行弹图和声音提示,并自动记录在案。可根据规则设置超速几次后,自动设置为黑名单。当车辆为黑名单时,车辆通过出入口将不会自动抬杆,出入口岗亭会提示该车辆为黑名单车辆,需根据企业管理要求,进行教育或其他措施。

image.png

图25卡口测速系统结构图

园区测速系统由前端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和后端管理子系统组成。实现对监控点道路全断面的视频监视、速度测量、速度显示、图像传输、图像预览、录像存储、录像检索回放及管理,同时实现对机动车进行图片抓拍、识别、传输、处理、分析与集中管理。系统功能如下:

1)实时监控

实时监控功能,即通过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前端高清视频监控码流的接入,并在监控界面上实时显示,包括监控点位输出的实时视频、抓拍的图片等等。系统根据监控前端点位的名称、车道编号对点位进行分类,并显示用户选择的监控通道画面以及与点位关联的车辆通行信息。

2)车辆查询

用户可以通过车辆查询功能,对系统所涉及地域,在可记录的时间范围内,查询经过各个点位的车辆信息。能够查询到的车辆信息包括:车型、车身颜色等。

image.png

图26车辆查询

3)超速及黑名单报警

当车辆超速时,数据中心将接到报警信息并进行声音提示;可设置黑名单车辆,当厂区卡口设备识别黑名单车辆时,数据中心也会接受到报警信息并进行声音提示。

image.png

图27超速报警

image.png

图28超速显示

4)超速短信提示

当车辆超速后,系统可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告知车主,并在短信中提示其在指定时间内,超速超过一定次数将会被列为黑名单,或者其他需要告知车主的内容。

5)自动黑名单

当车辆超速次数超过设定次数,车辆将自动被设置成黑名单车辆。黑名单车辆信息将记录到系统中,当车辆通过出入口时,可根据需求阻止其进入,或进行适当教育和处罚。

image.png

图29限行车辆设置

(2)雷视测速

借助雷视园区测速一体机和车速提示牌,完成园区主干道进出车辆的车牌、车标、车身颜色等结构化数据的抓拍,雷达测速,速度信息显示等功能。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为传统的视频监控应用提供更加具体、规范的结构化数据,快速查找到相关的视频、图像数据,解决工作人员面对海量视频查找缓慢的难题。

image.png

图30雷视测速部署图

当雷视园区测速一体机检测到车辆超速时,将联动车速提示牌显示过车车速,同时支持将超速告警事件上报数据中心,作为事后追溯处理超速车辆的证据。

雷视园区测速系统具备如下特性:

1)全天候速度检测,夜晚及恶劣天气环境下,依旧能实时输出过往车辆的车速和行驶轨迹;

2)高速度目标识别检测,速度检测最高达200km/h,能够满足园区内的车辆速度的检测;

3)多车道、远距离覆盖,支持双向多车道的车辆检测,检测距离最大可达200m,可同时输出车道上的车辆轨迹和车辆速度;

4)快速联动屏幕实时显示车牌号,通过77GHz高频段毫米波雷达 & 420万低照度摄像机的数据融合,可以实时显示视频中每辆车的车速,并将车速实时发布到屏幕上展示,警示超速车辆驾驶员;

一体化设计,易于安装调试,雷达和相机功能的融合避免了麻雀杆,更加美观,同时也避免了多设备之间繁琐的安装和调试,支持正装和侧装两种安装方式。

3.2.1.2.4周界防范

3.2.1.2.4.1应用概述

周界防范,要求24小时均设置布防任务,尤其夜间,盗窃设备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夜间的周界布防尤为重要,而普通视频监控对夜间视频的识别率较低,夜间使用误报率较高,无法有效作出防范。因此可以考虑采用热成像摄像机进行全天候周界防范。

热成像周界防范系统前端主要由热成像摄像机、报警灯、室外音柱等设备组成。带宽需求方面,其中热成像通道占2Mbps码流,可见光通道占4Mbps码流。

image.png

图31热成像周界部属图

3.2.1.2.4.2应用功能

(1)环境适应能力更强,全天候有效图像采集功能

本系统采用的热成像摄像机具备优秀的图像处理算法,通过AGC自动增益、DDE图像细节增强、3D降噪技术,全天候保证极佳的图像效果,对监控场景进行有效探测和成像,获取图像中的关键侦测信息。同时,基于双光谱设计,在热成像全天候探测的同时,又兼具星光级超低照度摄像机的可见光成像效果,一旦发生事件,可见光可利用同轴定位功能的对现场情况进行确认,推送报警,并可录制告警录像。

少误报、少漏报:

在无光、强光、逆光等恶劣环境下,热成像智能报警受光照环境影响小,可以在以上环境下清晰成像,减少漏报和误报。

image.png

图32热成像与可见光比对

透雾、透霾:

在雾天、雾霾天等恶劣环境下,热成像的穿透能力极强,具备超强的透雾、透霾能力,能够有效监控目标。

image.png

图33热成像与可见光透雾效果比对

(2)探测隐蔽物体能力更强

热成像摄像机基于热属性探测,可对隐藏在暗处或草丛中的人进行高效探测,让作案人员无处可藏。

image.png

图34热成像于可见光隐藏物体比对

(3)探测距离远 

基于热属性的热成像摄像机,相比可见光,探测距离远,监控相同距离范围内时,所需要安装的设备少。双光谱筒机以及枪球联动系统都配备了高清可见光摄像头,最大范围的配合热成像镜头捕捉场景内的人员细节。

image.png

图35热成像与可见光监控距离比对

(4)属性分类

热成像设备具有属性分类的功能,可以将触发智能报警的目标进行人、车、动物属性的分类,规避掉猫狗等目标进入区域带来的误报,提高设备报警的准确率。

(5)报警更准确

经过实测(针对越界入侵与区域入侵两个规则, 25mm、50mm镜头测试两次(安装高度5m,每次5小时,5个人)),基于热属性的热成像Smart行为分析(越界入侵、区域入侵、进入/离开区域),前端设备报警准确率达到93%以上。

(6)施工建设便利,布线便捷

由于热成像探测距离远,能同时兼顾可见光取证,覆盖相同区域所需部署设备少,节省了重复建设可见光取证系统的成本,并且其所需进行的土建工程与电子围栏以及震动光纤相比是最少的。大多数情况下,热成像设备甚至可以安装在现有的结构上,支持原有系统升级改造。

此外,由于热成像摄像机能在光线最暗的夜间生成清晰的图像,因此无需安装任何辅助技术如灯光照明或红外照明装置。这不仅控制了所需进行的土建工程量,也降低了维护成本。我们只需要几台热成像设备便能实现对较大区域的昼夜监控。

3.2.2园区环境安全

3.2.2.1业务概述

通过对企业消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BA)系统、精密车间防静电监测、重大危险源等物联数据感知监测、分析预警、报警处置,保障企业日常生产环境安全,实现绿色节能办公、安全生产。

3.2.2.2业务功能

园区环境安全监测由消防安全监测、BA系统管控(仅数企平台提供)、重大危险源监测构成。

消防安全监测:实现对原有消防系统接入和联动;实现对消防水系统、消防电气安全监测,保障园区消防安全。

BA系统监测:是通过物联网关,实现对空调通风、照明等系统的数据接入、展示、统计,实现数据感知和隐患预警。

危险源监测:对接危险源传感数据,结合视频智能分析,实现园区重大危险源监测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警能力和重特大事故风险防控能力。

3.2.2.2.1消防安全监测

3.2.2.2.1.1应用概述

在传统消防监控系统中,都是以火灾报警控制器为核心,将建筑中的烟雾探测器、手动报警控制器、声光报警器、楼层显示装置、报警阀、消防泵等相关设备进行连接,获取消防系统运行的故障数据、报警数据、状态数据,并进行相关联动。但是,传统消防的监控系统存在着局域局限性,即只能在本地(该建筑消控室)查看、报警、联动等,无法实时了解消防安全的动态数据,传统消防存在着数据无法互通、共享,业务无法联动。因此,需要加快打通消防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业务联动:

通过系统开发、改造、对接,实现消防系统与安防系统的互联,采用NB-IoT、LoRa、4G/5G等传输网络,实现消防感知能力的实时性、多样性,加强消防数据与安防数据的碰撞、融合,实现消防不同场景下的智能预警,提升视频图像资源的转化率,提升消防预警、预测及消防监管的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3.2.2.2.1.2应用功能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监测

目前建筑消防安全主要依赖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而几乎所有消防报警系统采取分散式管理,有些建筑的消防系统建设时间久远,存在某些探测器故障而不知、消防设备长期不运行、有故障不排除的问题,当部分消控主机出现故障、停用、关闭时,消控中心因为得不到相关消息而形成监管漏洞;原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误报现象,误报长期存在导致消防控制室对报警产生麻木及侥幸心理,长久以往容易造成消防报警控制器“建而无用”,当灾害真正来临时,无法及时获取灾情信息,丧失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机。

image.png

图36故障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涉及到海湾、三江、德安、尼特、北京利达、山东众海、北大青鸟、松下、霍尼韦尔、西门子、能美、赛福德、诺蒂菲尔、秦皇岛富通尼特等众多品牌的不同产品型号,且各个厂家通信协议不统一,且不公开,均未实现联网管理。

由于消控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通网络,导致数据中心面临“隐患看不到”、“报警看不全”、“问题管不完”等多项难题,安全管理人员或高层领导对单位的消防安全状态及管理情况无法有个直观的感知和了解。因此,迫切需要强化消防设施物联网建设,提升消防可视化能力、消防预防预警能力、消防线上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单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管理、远程监控,以技防手段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

image.png

图3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

室内消防水系统监测

根据上海消防研究所关于消防用水的研究数据显示,扑救不力的火灾案例中,81.5%的火灾缺乏消防供水,特别是很多重特大火灾的发生,大多与消防供水问题有关。目前消防水压大都需要专职人员进行人工巡查,工作量很大且不能实时了解消防水系统的压力、液位情况,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无法确保消防水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为有效应对消防用水因供水不足造成的“建而无水”、“建而少水”,无法有效支撑现场用水救援等现象,也为加紧解决对消防用水基础设施“坏而不知”等问题,通过部署物联传感器,对消火栓管网压力状态、喷淋管网水压状态、消防水箱/水池液位状态等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消防水系统的异常,通知维保单位尽快检修,避免出现火灾发生时无水救援等情况。

系统组成

建筑消防用水状态监控系统采用全网络架构,将前端的消防水压和液位信号传送到后端,进行存储、显示。前端采集单元主要针对建筑的消防用水的重要点位进行布控,对消防水池液位、稳压水箱液位进行监测,对消火栓管网和喷淋管网水压进行监测。

image.png

图38室内消防水监测系统

(2)室外消防水系统监测

室外消火栓是设置在建筑物外面消防给水管网上的供水设施,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城镇、居住区、企事业单位的室外消防给水,一般采用低压给水系统,常常与生产给水管道合并使用。

室外消火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由于道路改造施工、车辆撞击等各种原因,致使室外消火栓遭到破坏或者水压不够;一些临时施工、园林绿化等非法使用消火栓免费水,有的甚至出现擅自拆除、迁移消火栓的行为,关键时刻严重影响消防灭火救援的顺利和开展。

image.png

图39室外消防水系统图

室外消火栓监控系统主要通过智能采集终端获取室外消火栓的水压、倾斜角度等数据,再通过NB-IoT网络把数据传输到中心平台。

(3)电气火灾监测

随着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用电负荷过大、电器老化、乱搭电路等原因导致电气火灾发生越来越频繁。根据应急管理部的数据统计,虽然电气引起的火灾总体数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整体占比仍居高不下,也是火灾发生的首要原因。

通过分析发现,由电器引起火灾的起火原因有多个方面,主要是电线短路、过负荷用电、接触不良、设备老化、电器设备质量不合格等几种原因导致。

建设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利用电气火灾探测器、剩余电流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各类电气系统的运行温度、配电箱温度、漏电流情况、配电箱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电气火灾隐患,可有效减少各类建筑电气短路、过流、过载等导致的火灾发生概率。

image.png

图40电气火灾监测系统

电气火灾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探测器、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传输装置组成。

前端探测器包括剩余电流传感器、温度探测器、电气火灾探测器,对各类电气系统的运行温度,漏电流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组合式电气火灾探测器将数据联网回传至中心平台,实现设备、数据和告警信号的联网。

3.2.2.2.2BA管控(仅数企平台提供)

3.2.2.2.2.1应用概述

BA系统一般指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通风系统、风机盘系统、电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系统。通过对BA系统中各运行状态监控与故障监测,对建筑物内各类设备进行高效率的管理与控制,提供最佳舒适环境、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同时,大大降低能量消耗。

3.2.2.2.2.2应用功能

image.png

图41IOT架构

通过系统开发、物联网关,结合蓝牙、ZigBee、NB-IoT等无线传输技术,实现BA数据的感知、汇聚。

(1)各系统数据的数据监测:

1)冷热源系统:冷热源群控状态监测;

2)空调新风系统:

a)风机盘管运行状态监测;

b)空调机组:送风温度,新风温度,回风温度,回风CO2浓度,新风阀/回风阀开度反馈,水阀开度反馈,过滤网正常/报警状态,防冻开关正常/报警状态;

c)新风机组:送风温度,新风温度,新风阀开度反馈,水阀开度反馈,过滤网正常/报警状态,防冻开关常/报警状态;

3)送排风系统:监测风机运行/停止状态、风机手动/自动状态、风机正常/故障状态、风机开关;

4)给排水系统:通过无线传输,实现远程抄表,对水压进行监测。

5)电梯系统:垂直梯的楼层位置;垂直梯运行及故障状态;(故障、门一直开关不上、关门不到位、光幕坏);垂直梯上下行方向。

6)智能照明系统:监测每个照明回路的开灯/关灯状态;远程控制每个照明回路的开启和关闭。

7)UPS供电系统:显示UPS工作状态,电压、电流、剩余电量、电池寿命、电池柜不工作(电池柜报警信号)UPS可以提供的数据显示。

VRF空调:

8)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监测播放分区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音量大小;监视播放分区的播放音源;控制播放分区的运行和停止。

(2)系统控制

支持对照明系统控制,通过开关量进行开关控制策略。

(3)系统功能:

3.2.2.2.2.3BA管控配置

对动环监控设备以及连入动环设备的传感器和开关量输出设备进行管理、配置,对灯光控制的配置和OSD配置。

可以在系统内添加动环监控设备,支持通过海康SDK协议或Ehome协议接入;通过海康SDK协议接入的设备支持设备与平台之间的信息同步;

支持根据设备名称、编号、IP地址、更新时间对系统内的动环设备进行筛选;

支持对动环设备移动安保区域、删除设备、编辑设备信息、查看设备详情;

支持将传感器录入到系统中,传感器可以通过动环设备自动获取,也可以手动添加;

    传感器与动环设备一样支持根据条件筛选、移动、编辑、删除、详情等操作

传感器上可连接多个环境量采集设备,支持将传感器下的环境量录入系统,并配置环境量名称、类型、通道号、量程、告警值、灵敏度、单位;

(1)灯光设备控制

支持通过动环设备上连接的开关输出设备来控制关联灯光设备的开关;系统在动环设备录入后,会将该设备的所有开关量输出通道自动添加到相应安保区域;

开关量输出支持根据名称、所属动环设备名称、子类型、更新时间进行筛选,配置子类型,移动安保区域,或编辑名称。

image.png

图42开关量配置

系统支持添加灯光组,在灯光组内添加灯光,实现对灯光组的批量控制;

支持添加灯光计划,实现对灯光或灯光组的自动控制;灯光计划内支持选择灯光计划状态是否启用、灯光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灯光组和灯光;

支持对已添加的灯管计划进行编辑、删除、启用或禁用、查看计划详情。

系统支持添加OSD配置,将动环的环境量数据叠加在视频画面上;支持选择监控点、环境量、叠加文字、叠加位置、是否启用。

3.2.2.2.3危险源在线监测

(复用安全生产管理软件-危险源监测模块)

3.2.2.2.3.1应用概述

近些年,随着制造企业的建设规模和生产储存装置不断扩大,部分制造危化品企业内由于生产所需或产出的部分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数量不断递增,所导致企业安全隐患指数不断递增。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原国家安监总局40号令)要求: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管责任,重点加快建设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及事故预警工程。

通过建立园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及事故预警系统,对重要部位进行动态监控、预警和安全监管变的越来越重要,降低重大事故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3.2.2.2.3.2应用功能

image.png

图43重大危险源系统拓扑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安监人工智能预警服务器)及企业上报数据,全面掌握企业基本信息,实现企业两重点一重大基础信息在线填报、更新、统计信息的上报;通过重大危源动态信息的查阅,为园区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其它基础性业务提供辅助信息支持; 对温度、压力、液位等重点参数的报警信息形成预警信息,提前发现企业管理异常不到位的情况,及时进行监管督察,将风险挺在隐患之前;结合海康AI算法,针对重大危险源区域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智能预警,且在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可及时获取事发企业重大危险源主要部位的监控图像、监测数据和重大危险源基础信息,为处置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和应急救援提供有效信息支持。

同时实现本级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报警信息、预警信息等的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综合展现,便于直观了解整体安全态势。

(1)重大危险源基本信息管理

有园区安全监管部门对园区内重大危险源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含:重大危险源所属企业名称、重大危险源名称、所在位置、投用时间、重大源级别等基础信息。

image.png

图44基本信息管理

(2)在线监测

主要实现重大危险源监控参数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报警数据的查询及展示,主要包括GIS地图、参数监控、视频监控等功能。


(3)GIS地图(需要定制)

 通过GIS地图展示重大危险源所在位置、安全参数信息以及报警信息,一旦发生预警事件可联动应急救援平台,辅助应急指挥救援。

(4)参数监控

通过危险源数据采集系统(安监人工智能预警服务器),实现对企业重大危险源温度、压力、液位、气体浓度等安全参数实时监测。同时能对重大危险源监控参数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报警数据进行查询和导出。历史数据包含了列表和曲线两种展现形式。报警数据列别中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报警级别。在报警数据中可查看企业是否对报警进行了处理及其处理结果。

image.png

图45列表在线监测展示

(5)数据看板(需要定制)

image.png

图46数据看板

总览园区重大危险源动态信息,包含报警视频联动,报警数量汇总报警类型同环比分析、危险源在线情况汇总等。

3.2.3业务价值

采用视频、门禁报警、环境传感器、定位标签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园区安防、生产、环境的全方位感知、分析和预警,多维度保障园区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打造本质型绿色大安全园区。

基于视频AI能力,实现安防隐患、人员安全隐患、设备安全隐患、环境安全隐患感知的智能化分析,提升企业事故预警能力,提高企业安全防范效率。

3.3园区人员管理(园区一脸通)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而人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企业每天面对的人员类型众多混杂,内部员工、外部访客、重点人员、陌生人员、高频人员等等,传统人员管理手段单一且效率低下,依赖各种纸质流程与人员盯防,各级管理者面对企业人员管理毫无头绪。

海康威视基于物联网,结合视频AI技术,对园区内各类人员分类施策,以实现对内部员工在园区内工作、生活、消费;对外部访客从计划拜访、自助办理、离访、足迹等全流程;对重点人员、陌生人、高频人员等特殊人员的布控预警,整体显著提升企业园区人员管理效能,变革管理模式。

3.3.1内部员工管理

3.3.1.1业务概述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最宝贵的资产,以极致便捷体验,优化员工精细管理,切实提升员工幸福感与获得感,自始至终都是企业的核心人文关怀。

内部员工管理从门禁、考勤、食堂消费、宿舍人员管控等方面,涵盖了企业员工在园区内的工作、生活和消费,以智能化手段增强员工科技化体验,同时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3.3.1.2业务功能

3.3.1.2.1门禁管理

3.3.1.2.1.1应用概述

门禁管理主要实现重要场所出入口的安全管理,对门禁资源、卡片、人员、权限、报警等进行一体化管理。控制端对门禁资源进行统一的操作管理,对报警、事件实现中心化管理,从而在满足用户对出入口安全需求的同时,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建立了一个安全、高效、舒适、方便的环境。

image.png

图47门禁管理架构示意图

门禁管理主要由设备前端、传输网络与管理中心三个部分组成。

前端设备包括人脸识别一体机、电控锁、出门按钮、通道等,主要负责采集与判断人员身份信息与通道进出权限。另外,电锁与通道接收放行信号,完成放行动作,控制人员放行。

传输网络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包含前端设备与管理中心之间的数据通讯。

管理中心负责系统配置与信息管理,实时显示系统状态等,主要由AIOT平台和人脸/人员信息采集、发卡授权设备组成。

部署方案:

(1)严进宽出

进门:身份识别;  选用设备:人脸识别一体机、读卡器或其它设备

管理中心完成权限下发,用户到达识别设备进行身份识别。识别比对成功后输出界面文字显示,并将人员身份信息及现场抓拍图片上传至后台进行完整记录。

出门:按钮出门;  选用设备:出门按钮

人员出门时通过出门按钮接入到一体机或控制器即可实现出门。

(2)严进严出

进门:身份识别;  选用设备:人脸识别一体机、读卡器或其它设备

管理中心完成权限下发,用户到达识别设备进行身份识别。识别比对成功后输出界面文字显示,并将人员身份信息及现场抓拍图片上传至后台进行完整记录。

出门:身份识别;  选用设备:人脸识别一体机、读卡器或其它设备

管理中心完成权限下发,用户到达识别设备进行身份识别。识别比对成功后输出界面文字显示,并将人员身份信息及现场抓拍图片上传至后台进行完整记录。

(3)严进严出+高级应用(如:多门互锁)

进门:身份识别;  选用设备:人脸识别一体机、读卡器或其它设备

管理中心完成权限下发,用户到达识别设备进行身份识别。识别比对成功后输出界面文字显示,并将人员身份信息及现场抓拍图片上传至后台进行完整记录。

出门:身份识别;  选用设备:人脸识别一体机、读卡器或其它设备

管理中心完成权限下发,用户到达识别设备进行身份识别。识别比对成功后输出界面文字显示,并将人员身份信息及现场抓拍图片上传至后台进行完整记录。

协同管理:增加门禁控制器,同时将前端识别设备设定为读卡器模式

如现场需要实现多门互锁、反潜回等高级应用时,需要增配门禁控制器实现上述的功能。门禁控制器通过接收前端识别设备所接受的信息并结合门禁设定的规则再判断是否开启房门。

3.3.1.2.1.2应用功能

(1)权限配置

支持卡片、指纹、人脸三种权限介质;

支持以人为中心的权限下载,即人员在未发卡的情况下,可下载指纹和人脸权限;

支持按组织、人员分组、人员配置权限,其可根据人员组织架构、自定义人员分组、单个人员为人员主体,选择门禁计划模版,规划不同门禁分组和门禁点的权限;

支持权限的新增、删除、查看功能,支持门禁计划模块详情查看;

支持权限配置按人员、门禁点重新生成;

支持权限下载到设备,分为下载卡片权限、下载指纹、下载人脸,并支持三种下载模式的初始化下载,初始化下载支持将原有设备上的权限清空再写入新的权限配置;

支持权限记录生成任务、权限下载任务跟踪、查看;

(2)生物特征识别配置

生物特征包含指纹、人脸两种权限介质;

支持根据区域、门禁点名称搜索门禁点;

支持查看每个门禁点的指纹和人脸权限介质配置容量;

支持手动调整每个门禁点的配置数量,如果超过存储容量,在下载权限到设备时会报错,所以需要控制配置数量在容量范围内;

(3)分组管理

支持门禁分组管理,实现新增、修改、删除、查看功能;

支持门禁分组搜索,包含门禁分组、门禁点、描述;

支持人员分组管理,可按组织添加、按规则(学历、证件类型、婚姻状况等满足一定条件)添加人员分组,实现新增、修改、删除、查看功能;

支持人员分组搜索,结果包含人员分组、人员、描述;

(4)计划模版

支持计划模版管理,实现新增、修改、删除、查看功能,其中默认全天候周计划为系统自带计划模版,该模版只允许查看操作;

支持假日组管理,实现新增、修改、删除、查看功能;

计划模版包含工作日周计划和假日计划,假日计划可根据假日组进行配置;

(5)权限配置综合查询

支持权限配置结果搜索,包含姓名、工号、所属组织、门禁点、控制器、门禁点区域、权限(卡片)下载状态、指纹下载状态、人脸下载状态、配置时间、下载时间查询条件的各组合查询;

(6)权限下载记录

支持权限下载记录搜索,可根据任务编号、控制器、门禁点、所在区域、下载类型、下载开始结束时间等查询条件查询;

支持导出权限下载记录详情;

3.3.1.2.1.3高级应用

(1)特殊卡持有人设置

特殊卡包含残疾人卡、黑名单卡、胁迫卡、超级卡四种卡片业务类型;

残疾人卡为行动不便人士设置,可根据设置延长开门时间,方便通过;

黑名单卡,添加人员到黑名单,限制通过,且刷卡记录会上报黑名单事件告警;

胁迫卡,当开门收到胁迫时,可刷胁迫卡,正常开门并向中心告警,保障人身安全;

超级卡,为超级用户设置,无视门常闭、反潜回、刷卡+密码等规则,但需遵循多门互锁及多重认证规则;

支持残疾人卡持有人管理,实现查询、新增、修改、删除功能;

支持黑名单卡持有人管理,实现查询、新增、修改、删除功能;

支持胁迫卡持有人管理,实现查询、新增、修改、删除功能;

支持超级卡持有人管理,实现查询、新增、修改、删除功能;

支持四种特殊卡持有人配置参数下发到设备,实现特殊卡门禁权限生效,支持批量下发功能;

支持复制特殊卡持有人配置到其他门禁控制器设备;

(2)多重认证

支持按时间段设置不同的认证方式及参与在场认证的人员角色组的认证场景;

支持不同认证角色设置按指定顺序进行认证的场景

支持同一认证角色可设置多个人员及认证次数,满足认证次数即表示该角色认证通过的认证;

支持与读卡器认证方式搭配使用,认证人员可使用指纹、卡片、人脸或其组合的多种方式认证;

认证方式包含本地认证、本地认证+远程开门、本地认证+超级权限;

支持卡片分组管理,可供多重认证设置选择的同一类人员卡片归为1组,便于建立多重认证开门规则,包含添加、修改、删除、查看功能;

支持卡片分组搜索;

支持认证设置管理,包含添加、修改、删除、查看功能;

支持认证设置搜索,包含门禁点、所属控制器、状态查询条件的各组合查询;

支持认证设置参数下发,实现门禁控制权限生效,支持批量下发功能;

支持删除认证设置,系统自动“下发参数”生效;

支持复制认证设置到其他门禁点;

支持门禁权限中心二次认证;

(3)首卡常开

支持需要门禁为无卡或无权限卡人员常开一段时间的业务场景;

支持首卡常开配置搜索,包含控制器、设备类型、状态查询条件的各组合查询;

支持首卡常开管理功能,包含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支持首卡常开设置启用功能,当启用状态开启并下发参数,门禁控制权限生效;

支持首卡常开设置复制到其他门禁点的功能;

支持设置参数下发,实现门禁控制权限生效,支持批量下发功能;

(4)反潜回

支持防尾随功能场景,要求持卡者从某个门刷卡进来就必须从某个门刷卡出去,刷卡记录必须一进一出严格对应;

支持门内外反潜回和多门互为反潜回模式;

支持反潜回配置搜索,包含控制器、设备类型、状态查询条件的各组合查询;

支持反潜回管理功能,包含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支持反潜回设置启用功能,当启用状态开启并下发参数,门禁控制权限生效;

支持设置参数下发,实现门禁控制权限生效,支持批量下发功能;

支持删除配置,系统自动“下发参数”生效;

(5)多门互锁

支持同一个门禁设备下门与门之间可以设置互锁定场景,同时最多只能打开一个门,支持场景如银行金库、仓库等;

支持多门互锁配置搜索,包含控制器、设备类型、状态查询条件的各组合查询;

支持多门互锁管理功能,包含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支持多门互锁设置启用功能,当启用状态开启并下发参数,门禁控制权限生效;

支持设置参数下发,实现门禁控制权限生效,支持批量下发功能;

支持删除配置,系统自动“下发参数”生效;

(6)读卡器认证方式设置

支持根据时间设置不同认证方式,认证方式主要包含刷卡、密码、人脸、指纹及各种组件认证方式;

支持读卡器认证方式配置搜索,包含读卡器、所属控制器、设备类型、状态、描述查询条件的各组合查询;

支持读卡器认证方式管理功能,包含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支持设置参数下发,实现读卡器认证方式生效,支持批量下发功能;

支持复制认证方式设置到其他门禁读卡器;

(7)门常开常闭设置

支持按时段设置门禁常开或常闭,常开时段门禁点将无需任何认证即可通过,常闭时段门禁除超级权限外将不允许通过;

支持门常开常闭配置搜索,包含门禁点、所属控制器、设备类型、状态、描述查询条件的各组合查询;

支持门常开常闭配置管理功能,包含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支持设置参数下发,实现门常开常闭设置生效,支持批量下发功能;

(8)一体机联动设置

支持根据需求设置事件类型,实现带摄像头的门禁一体机联动抓拍照片功能;

支持一体机联动配置搜索,包含控制器、设备类型、设备型号、状态查询条件的各组合查询;

支持一体机联动配置管理功能,包含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支持设置参数下发,实现一体机联动设置生效,支持批量下发功能;

支持删除配置,系统自动“下发参数”生效;

3.3.1.2.2考勤管理

3.3.1.2.2.1应用概述

考勤管理可实现考勤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信息查询过程自动化,能统计出勤、迟到、早退、旷工、请假、加班、出差等情况,定制周、月、年等统计报表,进而实现人事、行政自动化管理。

依托考勤管理可以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杜绝不上班、别人代班等现象。员工上下班时,在考勤设备上完成考勤操作,各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随时在线查询系统,查询员工考勤情况,并可随时打印出来。

image.png

图48考勤管理部署架构

考勤管理主要由设备前端、传输网络与管理中心三个部分组成。

前端设备包括人脸识别一体机、人脸识别模块、读卡器等,主要负责采集与判断人员身份信息,生产考勤事件。

传输网络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包含前端设备与管理中心之间的数据通讯。

管理中心负责系统配置与信息管理,实时显示系统状态等,主要由AIOT平台和人脸/人员信息采集、发卡授权设备组成。

3.3.1.2.2.2应用功能

支持考勤明细和刷卡记录保存时长配置。

(1)班组管理

支持考勤班组增删改;班组内容包括:班组编号、名称、人员、备注;班组个数上限1000;单个班组人员上限500人;

(2)规则管理

支持考勤规则增删改,规则内容包括:上班签到最早可提前时间(分钟)、上班可晚到时间(分钟)、迟到超过多少时间算旷工半天(分钟)、下班可提前时间(分钟)、下班刷卡可延迟时间(分钟)、早退超过多少时间算旷工半天(分钟)等;支持考勤规则查询;

(3)班次管理

支持普通班增删改,包括名称、编号、备注、时段信息;支持考勤班次查询;普通班支持跨天,可以设置考勤规则,并根据不同的考勤班次选择不同的考勤规则,普通班默认可以设置四个上下班时段,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

支持工时班增删改,包括名称、编号、备注、记录模式、上班时长、不计工时段信息;支持工时班班次查询;工时班仅支持自然日,不支持跨天,可分为普通记录模式和顺序记录模式,普通记录模式取当天最早和最晚2次出勤记录时间来计算考勤时长,顺序记录模式取当天所有出勤记录,两两分组,再按每组出勤时长来计算考勤时长。

支持签到班增删改,包括名称、编号、备注、签到时段信息;支持签到班查询;签到班支持自然日,不支持跨天,设置签到时段,每个时段都需打卡,最多可设置10个签到时段。

(4)假日管理

支持考勤假日增删改;包括:假日名称、放假日期(一个或多个日历天)、备注;支持考勤假日查询;

(5)排班管理

支持普通排班,在指定日期内设置单个班组和班次的排班,并可设定排除一个或多个已设定的假日进行排班;

支持高级模式排班,在指定时间内对一个班组按多个班次轮流排班,可设置排班间隔天数,并可设定排除一个或多个已设定的假日进行排班;

支持删除某个班组在某日(当天以后)的排班记录;

支持查看所有排班信息,可根据条件查询排班信息;

(6)考勤调整管理

支持考勤调整原因配置;支持出勤调整单申请、修改、删除、撤销,支持查询;支持调整单导出;

(7)考勤点管理

支持设置门禁点为考勤点,并可设置考勤点有效期和类型,满足不同的考勤点作为不同场景下的上下班考勤点;

(8)信息查询

支持查看考勤结果并导出,并且可手动执行考勤计算;支持查看考勤刷卡记录并导出;

(9)统计分析

支持考勤结果按个人出勤查询和导出;支持考勤结果按组织出勤查询和导出;

3.3.1.2.3食堂消费管理

3.3.1.2.3.1应用概述

食堂消费管理适用于企事业单位食堂,以IC卡、人脸等介质取代传统的饭票、现金,通过消费机在线交易实现电子支付,通过刷人脸实现在线刷脸支付和刷脸离线记账消费,支持按金额、按次等多种结算方式,通过商户管理、消费充值、优惠补贴、统计分析等多种功能实现食堂信息化管理,使就餐过程变得非常方便,杜绝管理漏洞,为用户提升员工就餐体验和食堂管理服务水平。

image.png

图49食堂消费管理架构图

考勤管理主要由设备前端、传输网络与管理中心三个部分组成。

前端设备包括人脸识别一体机、人脸识别模块、读卡器等,主要负责采集与判断人员身份信息,生产考勤事件。

传输网络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包含前端设备与管理中心之间的数据通讯。

管理中心负责系统配置与信息管理,实时显示系统状态等,主要由AIOT平台和人脸/人员信息采集、发卡授权设备组成。

3.3.1.2.3.2应用功能

支持消费设备的添加、编辑、删除,支持按设备名称、设备机号、设备状态、IP地址进行查询、查看。

食堂消费管理配置

支持补贴账户是否开启允许退款配置、支持手动清空补贴账户配置、支持月末自动清空是否启用配置(含时间设定)。补贴账户一般适用于政府单位、企业食堂场景,每个月对员工的补贴账户有清空要求的可通过配置自动生效,避免管理员每月末需要繁琐的对账户手动操作。

支持普通账户透支额(0到10万)配置。

可配置人脸消费设备是否开启人脸自动下发。根据实际场景使用需求,配置下发方式:每天固定次数下发可选次数1-5次。在人脸消费模式中,新增的消费人员可以及时的下发给前端设备,如配置5次下发基本上可以覆盖全天时段,保障人员新开卡和入职场景下人脸快速下发,可以去前端使用人脸消费。

可对消费交易地址进行配置,常用在对接项目中。配置后可以支持人脸消费业务中转到第三方进行处理 ,第三方根据接入协议实现扣款、记录接收、离线消费接收等相关功能。

支持食堂消费业务管理功能。

(1)商户管理

主要应对项目场景中,有多商户的管理诉求。可针对不同商户配置消费机,在计费模式中可对不同商户配置各自独立的计费模式,也支持按商户查询营收报表。方便不同商户统计自己的营收记录。

(2)营业时段

支持营业时段管理,支持对周计划、假日组的添加、删除、查看等配置;支持对周计划、假日组编辑、查看、删除功能设置。假日组为特殊节假日或活动配置,假日组优先级高于周计划,如同时存在周计划与假日组的情况以假日组时段优先。

(3)人员分组管理

将拥有相同权限的人员归为同一分组,便于批量配置权限,在计费模式中可将直接将权限相同的人,通过按人员分组配置计费模式。设置人员分组时可从组织部门获取,批量添加。

(4)计费模式

支持计费模式,支持按人员(组织、人员、人员分组)进行计费授权,支持对人员授权的添加、编辑、删除、启用、禁用等配置;支持账户进行计费授权,可选择配置选择普通账户、补贴账户作为消费账户,消费过程中扣取对应类型的账户金额,支持对消费账户的添加、删除等操作。

(5)优惠补贴

支持优惠补贴,支持按组织人员添加、删除优惠补贴;支持对补贴信息进行补贴名称、开始、结束时间补贴金额、描述等信息功能设置。

(6)手动充值

手动充值功能常用在,消费系统管理员对单个人员的消费账户手动充值、退款、补贴或通过导入表格批量对多个人员进行账户的充值、退款、补贴。可通过刷卡、输入消费者姓名等多种方式查询出待充值人员信息,然后对该人员的普通账户或补贴账户进行充值。支持手动充值,支持账户信息查看,支持批量导入充值、扣款,查看导入详情;支持导入校验结果。

(7)自动充值

自动充值分为对补贴账户和消费账户的自动充值,主要解决政府单位场景、企业场景中内部食堂有固定补贴的问题。如果每个内部人员每个月的餐补是固定金额或有固定上限的,可使用自动充值模式。节省了食堂消费系统管理员维护的工作量,相对人工维护充值金额后台自动充值不会出错准确性更好。

支持对补贴账户按组织、人员进行充值阈值设置;支持对普通账户按组织、人员进行充值金额设置;支持触发手动充值、自动充值日期设置。

(8)消费纠正

消费纠正功能,提供给人脸消费场景中,因人脸误识别导致对账户进行误扣费。使用该功能可找到误扣费的消费记录,通过消费纠正返还消费者多扣金额。

(9)信息查询

支持信息查询,支持通过交易类型、姓名、操作时间等查询条件进行账户信息查询,支持导出账户记录;支持通过商户、姓名、卡号、计费方式、消费时间等查询条件进行消费记录/异常记录查询,支持删除/导出消费记录;支持通过姓名、组织等查询条件进行余额记录查询,支持导出余额记录。

(10)统计分析

支持统计分析,支持按日营业收入、月营业收入、组织补贴、组织消费、个人消费、个人充值、个人自动补贴多个角度进行数据统计并生成对应报表。1)信息查询

支持信息查询,支持通过交易类型、姓名、操作时间等查询条件进行账户信息查询,支持导出账户记录;支持通过商户、姓名、卡号、计费方式、消费时间等查询条件进行消费记录/异常记录查询,支持删除/导出消费记录;支持通过姓名、组织等查询条件进行余额记录查询,支持导出余额记录。

(11)统计分析

支持统计分析,支持按日营业收入、月营业收入、组织补贴、组织消费、个人消费、个人充值、个人自动补贴多个角度进行数据统计并生成对应报表。

3.3.1.2.4宿舍人员管控

3.3.1.2.4.1应用概述

宿舍人员管控主要由智能签到、通道考勤、管理中心组成。系统利用网络传输各类信息如识别人脸、报警等内容,各项技术、设备统一协作,实现人员出入管理的安全、快速、智能化,宿舍考勤管理系统化、简单化,身份识别、实时监控规范化、人性化。

宿舍人员管控系统采用智能签到模式和通道考勤管理模式,能实现员工刷脸进出宿舍楼的管理方式,整合员工信息并设置权限。实现员工宿舍出入的信息化管理。

image.png

图50宿舍人员管理架构图

前端感知设备有人脸抓拍摄像机、人脸识别人员通道、立式人脸识别签到设备,后端控制设备有超脑或脸谱等组成。

管理中心:进行员工进出宿舍楼和人脸考勤的统一管理。包括人脸建模和人脸下发至各个宿舍楼。通过管理中心的平台可以查看各个宿舍楼的报警信息、考勤信息。

智能签到:对进出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核验身份,记录员工进入信息进行签到,未录入人脸库的陌生人或黑名单中的人员会触发报警。

通道考勤:员工通过刷脸的形式进出宿舍楼并进行考勤,可实现人员通道对进出人员的管控,没有录入人脸库的人员无法进出宿舍楼。在已经有人员通道的情况下,可以部署该设备进行系统功能的升级。

3.3.1.2.4.2应用功能

支持添加第三方宿管平台地址,支持从第三方同步房间和人员入住信息;

支持房型配置,默认支持大单间,小单间,双人间和四人间,支持添加自定义房型;

支持人员长时间滞留和人员长时间未归报警事件配置,可开启或关闭节假日模式,开启节假日模式后,不做报警事件检测;支持配置滞留时间和滞留检测时间段;支持配置未归时间和未归检测时间段;

支持第三方房间与本平台进行关联,关联后可以在本平台展示房间下的入住信息;

支持宿舍楼幢和人员通道进行关联,用于判断人员是否进出自己的宿舍;

支持展示宿舍楼幢的入住率,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和用热量;支持显示楼幢各房型入住率,各区域入住率;

支持展示楼层的入住率,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和用热量;支持展示楼层各房型入住率,房间入住情况;

支持展示房间入住人数,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和用热量;支持展示房间内入住人员信息;

支持根据时间范围和报警状态查询长时间未归和长时间滞留事件;

支持异常事件的处理;

支持按日,周,年,季和年统计异常事件,支持按日,周,年,季和年统计异常事件区域报警次数;

3.3.2外部访客管理

3.3.2.1业务概述

企业每日来访人员庞杂,参观考察、合作洽谈、协助办公,导致企业管理成本激升,访客体验较差,企业迫切寻求破局,以实现访客管理有序可控,同时满足访客园区内无感和便捷的智慧通行体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访客管理主要由访客一体机、管理终端、综合管理平台组成,并可与门禁、通行、梯控进行整合,对访客身份进行有效确认,并管控访客的进出区域。

image.png

图51访客管理架构图

一般在大厅放置立式自助访客一体机,在前台、保安室等地放置桌面式访客一体机;已经预约过的来访人员使用自助访客一体机完成自助登记动作;未提前预约的来访人员则需要到前台或保安室处登记,由工作人员利用台式访客一体机完成访客登记。

整个访客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访客预约

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访客预约;也可将访客预约入口地址嵌入OA、MOA、微信公众号或者APP(注:海康威视提供相关接口)上,录入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信息,访客主动预约,预约申请由被访人进行审批,审批不通过时,系统将不予预约。

注:针对访客预约,OA网站/MOA/微信公众号/APP由第三方负责开发,海康威视提供对应的OPEN API接口,由第三方人员自行对接。

image.png

图52访客预约流程图

(2)访客登记

登记入口在访客机上,可以用自助式人证访客机或人工访客机;登记类型分为预约访客登记和临时访客登记,预约访客可以在自助式人证访客机或人工访客机上登记,临时访客(未预约访客)只能在人工访客机上登记;授权形式有访客卡、访客身份证、访客登记抓拍人脸。

为核实来访人员的身份有效性,在登记来访信息前可以增加人证比对环节,设备可以采用人证版台式访客一体机,通过刷身份证获取身份证照片,通过摄像头抓拍获取来访人的人脸图片,将身份证照片与摄像头抓拍照片比对,核实通过后,才可完成登记。登记环节中,可将访客身份证信息与人脸照片绑定,登记完成后上传至平台,由平台下发至其他通行设备(门禁、人员通道、电梯、单元门口机)。

(3)访客拜访

访客预约时可以登记车牌信息,系统会在来访时间内将该车牌设置为白名单,已预约的访客开车到达时,车辆牌识系统将识别得到的车牌与白名单库中登记的访客车牌进行比对,比对一致直接放行。

访客身份证/访客卡片/访客人脸/访客二维码写入的访客权限,可以控制特定区域的门禁、人员通道、梯控、可视对讲等设备,使访客只能到达指定区域,而无法到达没有权限的区域。

(4)访客离开

访客离开时,可由工作人员完成签离或来访者自行去自助访客一体机完成签离动作,即时收回访客权限;也可设置签离点,访客通过签离点,系统即时收回访客权限。未执行签离动作的,根据系统设定的权限有效时间回收权限。采用访客卡方式时,人员通道可配置收卡器,自动回收卡片。

(5)访客足迹

访客预约、访客登记,以及访客进入园区后产生刷卡等操作,会产生对应事件,由esc(事件服务)订阅事件。visitor(访客管理应用服务)监听esc(事件服务)事件并记录。

当管理员在WEB查看访客足迹时,visitor(访客管理应用服务)根据访客记录id查询访客所有事件消息,以及访客足迹所在区域的地图信息,地图上的资源点信息,可将足迹在地图上顺序的展示出来,并用线条连接,方便用户清晰的查看访客轨迹。

3.3.2.2业务功能

3.3.2.2.1访客管理配置

来访设置:支持根据场景需要选择预约及访客来访登记的不同方式;

包括证件号码是否必填、人证比对是否启用、预约确认免登记是否启用、设置一人一码还是多人一码、访客凭证选择、访客单二维码属性选择、自动签离是否启用、可提前登记时长设置、访客默认离开时间设置;

访客信息字段设置:可根据实际场景需要自定义访客预约时需填写的信息字段。

图片存储位置:支持设置访客登记头像及人证比对过程中抓拍图片的存储位置;

访客权限项设置:支持设置门禁点、楼层、门口机、停车场、人脸授信作为门禁、梯控、门口机、停车场、人脸监控的权限项;访客加入人脸授信权限后,进入布控陌生人的区域不再触发报警。

来访事由设置:支持设置访客来访事由,方便客户端未预约登记时方便选择;

访客单模板:支持自定义设置访客凭证单;

短信通知内容设置:支持自定义配置短信模板,支持云信网关服务和短信猫服务,需要在运管中心配置短信代理服务后才可支持发送短信。短信模板包括登录认证发送验证码模板、忘记密码发送验证码模板、预约成功通知访客模板、预约退回通知访客模板、预约成功通知被访对象模板、访客到达通知被访对象模板、访客签离通知被访对象模板;

自助签离点设置:支持选择门禁设备作为自助签离点,访客只要在签离点签离后,自动取消访客权限;

访客名单分组设置:支持设置访客名单,若访客为名单管理中的人,则登记的时候给予提示,由接待人选择是否登记;若访客为黑名单中的人无法进行来访预约或登记; 

访客来访记录保存时长设置:最长支持30个月。

3.3.2.2.2访客预约

管理员预约

访客预约功能由管理端进行访客的预约、批量导入预约、取消预约、审批预约功能;支持查看预约记录,模糊查询已预约访客。

3.3.2.2.3访客登记

(1)访客自助登记

访客可通过二维码、身份证、验证码在自助访客机界面进行访客登记操作,登记完成发放访客卡,打印访客单,访客单内容可自定义设置。

(2)访客人工登记

访客可通过二维码、身份证、验证码在自人工访客校验操作,登记完成发放访客卡,打印访客单,访客单内容可自定义设置;

访客可进行未预约登记,登记完成发放访客卡,打印访客单;

支持访客人脸采集并下发设备后,进行人脸通行;

支持访客客户端本地配置,支持自助客户端内部员工入口开启或禁用;

支持访客机本地配置打印凭条模板,如横向凭条、竖向凭条;

若访客为名单管理中的人,则登记的时候给予提示;

可进行访客再授权和访客签离。

3.3.2.2.4访客管理

(1)来访记录

支持查询、导出所有来访记录;支持将来访人员添加到访客名单。支持从来访记录中查询访客信息核对后,再次提交预约操作,利用之前的访客信息;

(2)异常访客记录

支持查询异常来访记录;支持将来访人员添加到访客名单;

(3)访客足迹

支持将足迹在地图上顺序的展示出来,并用线条连接,方便用户清晰的查看访客轨迹。正常事件蓝色显示,异常事件红色显示,点击对应的资源点可查看访客事件的详细信息包含:资源类型、资源名称、事件时间、事件结果信息。

(4)访客权限下载记录

支持查询授权记录;支持重新下发权限。

(5)访客权限组

支持新增、编辑、删除访客权限组;访客权限组包含门禁权限、梯控权限、门口机权限、停车场权限、人脸授权权限的组合;支持搜索权限组;支持设置默认权限组。

3.3.3特殊人员管理

3.3.3.1业务概述

企业面临众多人员角色,需要采取务实举措,以有效提升企业对园区特殊人员主动管理能力。特殊人员管理是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通过视频设备,对人脸特征进行识别和应用的系统。采用B/S架构配置、C/S架构控制结合的方式,实现视频中人脸的自动识别、抓拍及管理,并提供检索和名单布控功能。

特殊人员管理主要用于对人员的智能管控,如对重点人员、陌生人员、高频人员等进行监控识别,及时发现和联动报警,达到事前预防、预警的效果。

image.png

图53特殊人员管理架构图

人脸抓拍相机,支持对运动人脸进行检测、跟踪、抓拍、评分、筛选,输出最优的人脸抓图。

人脸比对相机,支持人脸抓拍:对运动人脸进行检测、跟踪、抓拍、评分、筛选,输出最优的人脸抓图;支持人脸识别:抓拍人脸与名单库人脸的实时比对,并对识别成功的人脸进行报警。

脸谱,人脸分析服务器,分单机版脸谱及纯分析版脸谱,支持人脸抓拍,人脸比对,人脸检索。

超脑,智能分析NVR,分大超脑及小超脑,支持人脸抓拍、人脸比对,人脸检索。

3.3.3.2业务功能

3.3.3.2.1人脸监控配置

(1)设备管理

支持单机版脸谱和纯分析版脸谱的设备添加、编辑、删除;

支持设备的在线检测;

(2)人脸分组管理

支持增加、修改、删除人脸分组;

支持对人脸分组添加人脸照片及基本信息(姓名、性别、证件号),包括单张上传、图片压缩

包批量导入、从人员基本信息同步、从其他分组复制;

支持对添加的人脸信息修改或删除;

支持通过列表或卡片模式展示人脸列表;

支持通过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过滤查询分组的人脸列表信息;

(3)识别计划配置

支持配置重点人员识别计划、陌生人识别计划和高频人员识别计划;

支持将重点人员识别计划下发到设备(海康威视深眸、超脑、边缘脸谱、单机版脸谱、纯分析版脸谱),识别计划配置完成后自动下发,可查看下发详情;

支持将陌生人识别计划下发到设备(海康威视深眸、边缘脸谱、纯分析版脸谱),识别计划配置完成后自动下发,可查看下发详情; 

支持将高频人员识别计划下发到设备(超脑、边缘脸谱),识别计划配置完成后自动下发,可查看下发详情;

支持导出识别计划的人脸下发记录,可带图片;

支持对下发设备的识别计划进行重新下发操作;

支持关联的人脸分组中人脸相似度的阈值配置;

支持启用或禁用识别计划;

支持通过状态、人脸分组、识别计划名称过滤查询识别计划;

(4)参数配置

支持人脸照片及人脸抓拍图片存储位置的设置;

支持重点人员识别记录、陌生人识别记录、抓拍记录、高频人员识别记录的保存时长设置,可设置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

支持人脸抓拍事件是否接收配置;

3.3.3.2.2实时识别

中心应用客户端支持人脸的实时识别功能;

当有人脸事件上报时,实时展示抓拍图及识别详情,支持查看抓拍原图、抓拍图像中对应人员的轨迹、录像回放,支持人员轨迹跨区域查询和展示;

支持按照事件类型:全部事件类型、重点人员事件、陌生人事件、高频人员事件,过滤实时识别记录,支持按照人脸分组过滤实时识别记录;

支持锁定识别详情,锁定后事件详情不会刷新直到解锁。

3.3.3.2.3重点人员识别

支持按分组或全局查看重点人员识别结果;

支持卡片视图和列表视图两种查看模式;

支持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抓拍点、相似度、年龄段、性别、姓名、证件号、是否佩戴眼镜对识别结果进行过滤;

支持按相似度进行排序;

支持按时间进行排序;

支持对识别记录进行识别信息、抓拍原图、人员轨迹、录像回放的查询,人员轨迹中可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相似度过滤查询人员的轨迹;支持人员轨迹跨区域查询和展示;

支持抓拍小图、抓拍原图、人脸照片下载到本地;

3.3.3.2.4陌生人识别

支持按列表视图和卡片视图两种模式查看;

支持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抓拍点、年龄段、性别、姓名、证件号、是否佩戴眼镜对陌生人识别结果进行过滤;

支持抓拍图片下载到本地;

支持对识别记录进行识别信息、抓拍原图、人员轨迹、录像回放的查看,识别信息中可查看该人员近3天出现的次数统计,人员轨迹中可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相似度过滤查询人员的轨迹。支持人员轨迹跨区域查询和展示;

支持CS客户端实时识别中陌生人事件的抓拍图一键加入到指定人脸分组;

支持陌生人识别历史事件页面将人脸抓拍图一键加入到指定人脸分组;

3.3.3.2.5以脸搜脸

(1)以脸搜脸

支持通过上传目标人脸图片,搜索比对结果;上传的人脸照片支持单图或多图,多图模式时,一张多人脸图的照片会分析形成多张单人脸图照片,可在分析结果中选择要搜索的目标人脸;

支持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抓拍点、相似度过滤查询结果;

支持对比对识别记录中的人员进行人脸轨迹查询,支持人员轨迹跨区域查询和展示;

支持按地图模式或列表模式查看搜索记录;

支持查看搜索结果的录像回放;

支持将搜索结果作为二次查询的条件,再次进行以图搜图;

支持从视频回放画面跳转到人脸监控组件,并将录像抓图进行以脸搜脸搜索,仅支持CS客户端;

(2)抓拍记录查询

支持按照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抓拍点、年龄段、性别、是否佩戴眼镜过滤查询抓怕记录;

抓拍记录支持以列表视图或卡片视图展示;

支持对抓拍记录进行识别信息、抓拍原图、人员轨迹、录像回放的查看,识别信息中可查看该人员近3天出现的次数统计,人员轨迹可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相似度过滤查询人员的轨迹。

3.3.4业务价值

(1)全程可控,提升管理效能。

在综合管理平台的统一管理下,通过门禁管理、考勤管理、食堂消费管理、宿舍人员管控、外部访客管理与特殊人员管理,对园区内全部人员角色进行全程有效的管理,能有提升管理效能

(2)验证方式多样

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感应卡/智能卡、密码键盘等多种验证方式可自由组合,灵活方便,多重验证更能保证接近完美的零误行率。

(3)安全性高

当总线与管理中心通讯中断时,不影响控制器的工作,所有设置命令、进出记录存储在控制器中,当恢复通讯时,数据自动上传到软件中,保证数据不丢失。当一个控制器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控制器的工作。

3.4药企产线智能管理(GMP合规)

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工装夹具)、料(原材料、辅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对于制药企业而言,需要遵循GMP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制造企业,国家对于制药企业的监管要求更高、更严格,需要对药品生产的各个环境、各个要素进行管控,对各生产环境的数据、材料、偏差进行留存。2019年12月,国家取消GMP认证,同时加强了企业飞检,对于各大制药企业的合规要求将持续提高。

在药企产线智能管理应用中,总共分为四个部分,产线人员行为管理,用于识别产线中人员的非标动作、穿戴、人数超限等;物料状态识别,用于产线中物料的违规摆放、运输进行识别;设备运行识别,对产线中的设备异常运行状态、管道异常温度进行识别。

3.4.1人员行为管理

3.4.1.1业务概述

一版的人员行为分析检测(不包括开门干涉、违规跨界、区域人数检测、重点区域管控)采用前端和后端的智能检测方式实现,具体选用前端还是后端可依据现场环境进行选择,原则为前端完成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动作检测,后端完成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轮巡检测,开门干涉采用门磁的手段检测开门状态实现,违规跨界采用警戒相机进行探测,区域人数检测采用区域关注度的人数统计功能,重点区域管控采用人脸识别设备与电子锁联动的方式完成,目前在试点项目中对各检测项目的实现方式如下表。

序号 功能名称 实现方式 设备安装建议

1 弯腰捡拾 前端取流+后端检测 覆盖视野范围即可

2 手未过腰 前端取流+后端检测 覆盖视野范围即可

3 开门干涉 门磁探测 产线玻璃门上

4 未佩戴眼罩(轮巡) 前端取流+后端检测 视野中人脸像素不宜过小

5 未佩戴口罩 前端检测 视野中人脸像素不宜过小

6 违规坐地(轮巡) 前端取流+后端检测 覆盖视野范围即可,不能有遮挡

7 违规坐桌子 前端检测 桌子侧方或正上方俯视

8 违规手部开门 前端检测 产线门正上方垂直向下

9 违规跨界 警戒相机检测 跨界区域中心点正上方

10 区域人数统计 区域关注度相机 覆盖所需要区域即可

11 重点区域管控 人脸识别设备 重点区域门口安装与电子锁联动

注:具体功能的实现方式可根据现场环境进行调整,

注:此表仅为澳亚项目中的实现方式,其他项目中可自行根据需要调整

表2产线人员行为检测实现方式表

3.4.1.2业务功能

3.4.1.2.1传统人员违规行为、穿戴

首先普通的人员行为分析检测(不包括开门干涉、违规跨界)采用前端和后端的智能检测方式实现,具体实现方式见下图:

image.png

图54 产线人员行为检测-前后端识别流程

在生产阶段内(生产起始时间及结束时间点由MES提供),由我方设备实时对产线固定区域人员行为进行检测,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上报平台进行弹窗报警,QA可以在弹窗中查看报警事件的类型、时间,浏览事件发生前后15秒的视频,同时可以查看现场实时视频了解整体报警事件发生的经过,随后填写处理意见并确定报警是否准确无误(正报误报),所有报警事件将会被分类归档。

在识别环节中存在前端识别和后端识别两种方式,前端分析指的是前端智能,算法被集成在前端产品中,前端完成检测动作并将结果传递给平台;后端分析是指应用超脑的分析能力,智能算法集成在超脑中,前端设备只执行取流功能,并将视频流传递给超脑,超脑分析后将结果反馈给平台,两种方式的选择没有特别标准的规则,适当选用前后端分析结合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及超脑的分析压力,推荐在遇到单点需求(仅出现在一处,在其他场景不会出现,或算法简单,其他场景下功能相同,场景不影响功能)时采用前端识别的方式,在遇到功能算法复杂或此功能在不同场景下多次出现的情况则采用后端识别的方式。前端识别的方式是实时的,后端识别的方式可以配置实时或轮巡,可以依据项目需求和超脑能力的不同进行配置。

3.4.1.2.2开门干涉

对于开门干涉的检测,采用的是门磁信号的方式,报警信号出现后,将与距离最近的前端进行联动,实时监管员工开门后的操作流程,具体实现流程如下图: 

image.png

图55开门干涉识别流程

如图所示,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产线玻璃门被打开的状态,门磁第一时间感应到开门信号并传递给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将出现报警事件的信息(时间、所在防区)转递给平台,平台进行弹窗报警,后续QA处理流程与前后端检测中的处理流程类似,QA可以查看事件发生防区关联的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以及事件发生前后15秒的视频,对整体事件的发生填写处理意见并归档。

3.4.1.2.3违规跨界

对于违规跨界的检测,此处使用了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警戒相机,更加注重在员工即将违规跨界时进行实时提醒,具体实现流程如下图:

image.png

图56违规跨界识别流程

如图所示,违规跨界的事件识别比较简单,在关键区域内采用警戒相机,一旦出现有人员跨过警戒区域时,警戒相机本身立即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员工不要随意越界,同时将本次事件推送给平台,QA执行相应的处理操作并进行记录,最后由系统进行分类归档。

3.4.1.2.4区域人数统计

对于区域人数统计功能,本方案中采用了区域关注度相机与平台结合的方式,前端负责计算画面内人数,平台负责将区域内所有相机统计的人数进行加和并与所设阈值进行比对,具体流程见下图:

image.png

图57区域人数统计识别流程

如图所示,图中红色区域为产线内关键区域,分为上下两个房间,每个房间对区域内人数有阈值限制,由于房间内存在设备遮挡的情况,所以需要多台相机进行人数的统计,将画面内出现的人员数量上报给平台,由平台完成逻辑加和从而统计整个房间中的人员数量,举个例子,如果房间中有3个相机,那么平台会分别取3个相机识别出的人数进行加和并与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由于多个相机存在重叠区域或漏识别的误差,为了消除这种误差,平台设置了二次检测,一旦第一次检测超过阈值后立即进行第二次检测,两次同时超过阈值则视为报警,并将本次事件推送给平台,结果以第二次检测结果为准,随后由QA执行相应的处理操作并进行记录,最后由系统进行分类归档。

3.4.1.2.5重点区域人员准入

对于产线重点区域准入管控功能,本方案中采用了人脸识别设备与电子锁结合的方式,人脸识别设备负责识别人员信息、核对人员权限,核对无误后将开门信号发送给电子锁,执行开门操作,具体流程见下图:

image.png

图58重点区域准入管控流程

如图所示,照片库由管理员进行录入,在员工的照片录入时也可以对员工的排班计划进行录入,对不同时间段的员工进行管控。后续员工使用时,靠近设备进行人脸抓拍,设备自动与照片库中的人员照片进行比对,并与比对准确率最高的人员的权限信息进行比对,双重比对成功后将开门指令发送给门禁电子锁,随后将这条门禁事件进行记录。

3.4.1.2.6定是抽样监测

对于定时抽样监测功能,用户监测产线中的员工是否按照生产要求每30分钟对产品进行抽检,本方案采用AI开放平台训练算法监测人员抽检时使用天平称量的动作,两条称量动作识别事件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来判断员工是否正常进行抽检。

image.png

图59定是抽样监测事件示例

3.4.2物料状态识别

3.4.2.1业务概述

物料状态识别根据功能的不同,采用AI智能检测方式或工业相机检测的方式实现。物料违规摆放识别,采用AI智能检测的方式,具体选用前端还是后端可依据现场环境进行选择,原则为前端完成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动作检测,后端完成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轮巡检测;产品缺陷检测采用工业相机检测的方式实现,目前在试点项目中对各检测项目的实现方式如下表。

序号 功能名称 实现方式 设备安装建议

1 物料违规摆放 前端取流+后端检测 物料违规摆放处正上方

2 产品缺陷检测(漏装或生产日期打印不清晰) 工业相机 产线传送带正上方

注:具体功能的实现方式可根据现场环境进行调整,

注:此表仅为澳亚项目中的实现方式,其他项目中可自行根据需要调整

注:如果遇到其他产品缺陷检测功能需要工业相机进行评估

表3产线物料状态识别实现方式表

3.4.2.2业务功能

物料违规堆放识别则采用了传统的“前端取流+后端分析”的方式,复用产线人员行为分析中部属的设备,具体的识别流程请参考图3-6,粗略实现流程如下图:

image.png

图60物料违规摆放识别流程

产品缺陷检测采用了工业相机检测的模式,目前根据目前试点项目情况仅支持包装后产品容量缺少、包装生产日期打印不清晰两项,此处不做过多展开。

3.4.3设备运行识别

3.4.3.1炸瓶识别

设备运行识别此处特指洗瓶机炸瓶事件检测。

生产过程中工业相机实时对洗瓶机的两个边缘区域(极易发生瓶子倾倒导致炸瓶事件的区域)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在监控区域内有瓶子出现倾倒的状态,立即在现场发出声光报警提醒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停机检查和处理,与此同时,该事件也会通过交换机上传至海康安全生产平台,后台的QA可以查看事件发生的事件和部分信息,并进行处理和记录,由于工业相机的限制,并不能提供视频及录像的查询,具体实现流程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图61设备运行异常状态(炸瓶)识别流程

3.4.3.2夹层管道测温

制药企业(无菌制剂为主)中,大部分设备管道、通风管道都在上层的夹层中,对于人员的巡检、维修都很不方便,本方案采用热成像视频的方式对药企夹层管道进行测温监控,帮助药企防范安全隐患,保障生产制造流程安全,减少人工巡检带来的低效率、高成本。

image.png

图62设备测温示例

3.4.4数据展示

在数据展示层面,与“蓝灯科技”合作,进行整体数据的展示,首先在车间整体数据看板中(如下图),会对车间整体的情况进行展示,上方为车间当前生产的产品、批次号等信息,中间为车间各个区域的简要信息概况,包括各个区域报警类型的统计,未处理的报警事件统计等信息,下方为报警列表展示详细的报警信息,包括报警位置、时间、类型、等级、是否处理等。

image.png

图63数据展示车间主界面示例

点击主页面的报警处理将会进入到报警信息展示界面,此界面可以查看当前未处理的报警事件信息并进行处理、填写意见等操作。如下图,画面左方为报警事件信息列表,可以根据报警类型进行展示,中间区域为报警事件的抓图、录像、现场实时画面展示区域,QA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查看,下方为QA处理区域,目前可以选择正报及误报,选择后可以在右方的备注区域内填写意见。

image.png

图64报警处理界面示例

在主界面中带点击车间中的具体区域时将进入车间内某个区域的展示界面如下图,左方为摄像机点位的展示选择,可以在右侧的视频区域中选择展示或关闭,其他还包括环境量、标准、报警事件的展示等。

image.png

图65车间内具体区域展示界面示例

3.4.5生产可视化追溯

3.4.5.1应用概述

现阶段,很多传统制造企业,在对厂区内生产,流水线作业,以及巡检等环节进行质量把控和问题追溯时,往往是只能在视频监控系统中长时间地翻找录像,一方面耗时耗力,在浩如烟海的录像资源中找到目标场景非常困难,容易漏,错,乱。另一方面,和企业的流程管理严重脱节。视频监控,在这种场景下,只满足了存,但是对于取,做得很不到位。如能极大地优化检索,在短时间内找到想要的录像片段,对于企业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辅助提升产品质量来说,极为重要。

我们目前针对上述问题,解决的思路是一边给生产过程做全程定时录像,同时,在每个关键节点,给录像打标签。这样,事后在录像查询时,可以以标签信息作为查询的一个条件,快速检索出目标录像。标签信息不限于快递单号,流水线号等。这样,录像查询的范围已经有了大幅地缩小,检索不再是漫无目的了,而是有针对性的了。

在此基础上,能否进一步做优化?能。我们还可以把平台的这一功能特性开放给厂区的系统,甚至还可以和厂区的系统结合起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可视化。针对珠海格力集团,广东卡宾服饰等制造业企业,我们就提出并上线了一套高效科学的方案。

3.4.5.2应用功能

如上,这类制造业企业,视频系统最大的不足在于不能和企业的MES系统结合,所以管理成本其实很高,所以,我们设计的方案,就是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在MES系统里查询出一个标签记录后,将标签信息和时间填入到视频系统中,能够搜索出该标签关联的摄像头的录像。这个操作流程,还算方便,但是缺乏一体化。无论是操作上,还是管理上,还是相对独立的两套系统。所以我们设计的方案更为自动化。

该方案的基本思路,基于用户的MES系统和我方平台的对接集成展开。

(1)视频设备和流水线实现关联。前端IPC在我方平台添加和管理。根据流水线实际情况,按中心和区域进行管理(对应流水线信息),考虑到灵活性和信息的及时性,我方平台不记录这些信息。MES系统会从我方平台同步所有的IPC信息,并在他们的系统中进行分类和管理,例如哪个IPC对应哪个流水线等。这些信息,可根据他们自己实际的流水线部署很便捷地调整,而我方平台无需改动数据。

(2) 录像和标签实时关联。MES系统,可对流水线的跟踪过程进行记录,对应会生成标签信息,和每个环节的起始结束时间。由于流水线数量多而分散,所以设计上,推荐前端做轻量存储(NVR,存储周期可以短一些),中心做录像归集和存档(云存储,长期归档)。我方平台,每天定时从MES系统拉取标签流转信息(即录像片段信息),并将前端NVR的指定录像统一回传到中心云存储,并将录像标签做记录,以便后续查询用。

(3)事件统一管理。MES系统,会对异常情况做检测和记录,并会有报警。对此,我方提供报警事件对接。通过我方平台的OpenAPI接口,MES系统可将标签的报警事件,连同关联流水线的IPC信息传入。这样,通过我方平台,就可以进一步实现报警事件管理和查询,联动录像等一系列应用。进一步方便统一管理。

(4)录像功能开放。我方将录像查询控件包装,供MES系统集成。用户在MES系统检索标签后,可以很快速地在弹出窗口中查看标签关联的视频录像。实现了一体化和可视化。

(5)OSD信息叠加。我们提供接口,允许MES系统将关键信息,包括业务流程号,异常记录等叠加到码流中,以便后续录像追溯时方便查看和辨识。

以下是参考的流程图。

image.png

图66企业园区平台和MES系统业务关联图解

通过双方的业务数据交互和处理,很好地将两个系统完成了整合。对于8700平台,它完成了企业MES系统的异常报警接入和联动处理,标签录像的归集和统一管理,视频功能的对外开放。对于MES平台,它完成了流水线和视频设备的关联管理,规避了传统视频监控下无目的地设备翻找,最大的便捷之处,就是在标签查询时,可以立即查看录像,省却了安防系统的学习和操作时间。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了MES系统全过程监控的可视化。


3.4.6药品缺陷监测

3.4.6.1应用概述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人为失误导致药品本身或包装存在缺陷(生产日期漏印、胶囊漏装等),此类药品流入市场后会遭到用户侧的投诉以及监管部门的处罚,因此要在生产过程中、成品出库前对药品进行缺陷检测,保障药品质量的万无一失。

本方案中采用工业相机对药品的包装进行监测,对未喷涂生产日期的药品包装进行识别并报警,对胶囊、片剂的包装进行监测,对漏装的药板进行识别并报警。

3.4.6.2应用功能

image.png

图67缺陷检测示例

药品生产日期、批次号喷涂监测,监管码喷涂监测;

胶囊、片剂缺失监测。

3.5仓储、物流管理

3.5.1仓储管理

3.5.1.1业务概述

企业园区的仓库管理是指,企业在仓库日常管理和经营活动中,通过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仓库物流和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企业园区的仓库将是高成本高价值物品存在地,针对各大企业,目前仓库管理师重中之重,仓库管理的安全直接决定其企业的财产损失、订单交付和企业经营效率。

目前企业仓库管理上的存在如下问题:

(1)传统管理模式效率低下:仓库系统非自动化,依赖纸质文件为基础记录,追踪货物进出,人为记忆来实施仓库内部管理,不确定性多,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2)人员进出管控难追溯:无法严格管控进出仓库人员的权限,保障仓库安全,事后无法快去追溯问题根源。 

(3)全面监管成本高:仓库全面监管投入成本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视频资源进行监控,同时没有有效的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规避。同时巡检投入成本高,需要大量的人员现场巡逻,无法做到7*24小时全覆盖,人员管理上容易出现疏漏,导致引发较大的问题。

(4)厂内物流自动化程度低:仓库内物流自动化程度低,人机投入大,缺少仓库出入库信息统计和分析。

(5)重要区域无有效监管措施:重要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存放区域,无有效措施监管仓库货物安全

企业园区仓储管理,基于isee架构,实现对仓库安全化、智能化、高效化管理,整体功能包括智能仓储、仓库管理、自动入库管理和AGV管理等模块。

整体架构如下:

image.png

图68仓储管理整体系统架构

3.5.1.2业务功能

3.5.1.2.1智能仓储

3.5.1.2.1.1应用概述

针对仓库高效、快速的包裹分拣、搬运、上架需求,智慧仓储子系统将通过分拣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仓储机器人,实现对仓库内的原材料、和成品等自动的搬运、入库和上架,实现由AGV代替人工,实现仓库内物流的自动调度。

系统由AGV机器人、机器人系统组成。机器人系统由智能调度信息系统、调度计划系统、设备控制系统和运行监控系统4大核心系统组成,其中设备控制系统主要为调度控制服务。

image.png

图69智能仓储

3.5.1.2.1.2应用功能

采购原材料或生产成品到达后,仓库工人使用手持PDA扫描送货单完成收货过账,并将托盘指示器与每托货物的信息进行扫描绑定,指示器通过亮灯颜色显示货物的实时处理状态(待检或合格),方便现场目视化管理;货物检验合格后,工人根据托盘指示器亮灯颜色决定上架方式(单层或多层货架),iWMS根据既定的入库策略分配最优仓位;AGV搬运空货架至入库工作台,数量较多、单件较重的货物,通过叉车将整托货物移载至单层货架,提高上架效率,减轻工人的搬运量;数量较少、重量较轻的货物在多层货架存储,最大程度利用仓储空间。

iWMS与ERP及MES集成,当产线下达叫料指令, AGV搬运相应货架至出库工作台,工人根据屏幕提示依次从指定的仓位拣选指定的物料,当有多个出库任务时,RCS系统分配多台AGV同时搬运多个货架排队等待工人处理,实现“货到人”、“货等人”的要求,提高出库效率。

原材料出库通过周转箱+笼车进行运送,若产线在同一楼层,由AGV直接搬运笼车至产线;若在不同楼层,RCS调度提升机实现笼车的跨楼层搬运,到达目标楼层后由另一台AGV接驳搬运至产线。

3.5.1.2.2仓库管理

3.5.1.2.2.1应用概述

仓库管理解决方案核心解决如下诉求:

(1)传统管理模式效率低下:仓库系统非自动化,依赖纸质文件为基础记录,追踪货物进出,人为记忆来实施仓库内部管理,不确定性多,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2)人员进出管控难追溯:无法严格管控进出仓库人员的权限,保障仓库安全,事后无法快去追溯问题根源。 

(3)全面监管成本高:仓库全面监管投入成本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视频资源进行监控,同时没有有效的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规避。同时巡检投入成本高,需要大量的人员现场巡逻,无法做到7*24小时全覆盖,人员管理上容易出现疏漏,导致引发较大的问题。

(4)重要区域无有效监管措施:重要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存放区域,无有效措施监管仓库货物安全。

海康威视整体解决方案包含如下内容:仓库外围全景AR监管、仓库进出人脸识别管控、仓库区域热成像防火、仓库内部360°管控、轨道机器人智能巡检。

3.5.1.2.2.2应用功能

仓库外围全景AR管控

通过低空AR全景拼接针对仓库外围大场景进行全景监管,并且可以将该场景范围内的所有视频、门禁、报警以及相关的数据叠加到全景画面上进行实时查看,利用AR的增强功能实现对仓库全面的管控,可以减少大量的摄像头的投入成本以及对应的施工布线成本,而且对整体管控效果做到全面可视。

image.png

图70低空AR管理

(1)全景管理功能

通过四个镜头的画面拼接技术,实现对180度仓库大场景的画面拼接,做到全景画面的实时监管。

 image.png

图71低空AR全景管理

(2)AR增强功能

在全景画面上可以叠加仓库自有的视频点位、门禁点位和报警点位。视频点位在实景全景画面上点击查看各视频点位细节画面,用于掌控全局的同时可以查看仓库内每个具体点位的视频,实现细节的管控。门禁点位是可实时查看刷卡刷脸的数据以及对应的门禁信息,用于对仓库进出进行实时管控和历史查询。各报警点位可查看对应的报警信息以及对应的历史报警发生情况和处理情况,用于完善仓库管理机制。

image.png

图72AR增强功能

(3)仓库进出人脸识别管控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仓库进出进行权限管控,严格控制重要仓库的进出记录,针对无权限人员严进进入,并且做到所有进出记录有据可查。本次方案采用的人脸抓拍机进行人脸识别和身份认证,身份鉴权通过后,联动仓库大门自动开启。同时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做黑名单报警功能,当有非权限范围内的人员进入或靠近仓库区域,会自动识别报警,并推送给指定人员进行查看和处理,如下:

人脸识别联动仓库开门

image.png

image.png

图73陌生人报警

1)人脸识别联动开门

本次方案采用人脸识别对仓库人员进出权限进行管控,如不具备进入权限的人,无法通过刷脸进出仓库。首先系统将具有权限进出仓库的人员的人脸信息录入软件平台,并且下发到指定设备上,当人员或者推车的人员进出仓库时,首先在人脸半球设备上配合式做刷脸动作,前端通过人脸比对确认身份,比对通过后,直接输出开关量信号给仓库大门,联动大门直接开门,相机将刷脸事件上报给平台记录下来,用于后期对刷脸开门事件进行查询和异常追溯。

image.png

image.png

图74人脸识别进出仓库

2)仓库陌生人报警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做黑名单报警功能,当有非权限范围内的人员进入或靠近仓库区域,会自动识别报警,并推送给指定人员进行查看和处理。

image.png

图75陌生人报警

(4)仓库区域热成像防火

针对仓库重要区域采用热成像进行防火预防管理。本系统充分考虑室内防火需求,以企业安全生产为例,建立一套基于热成像应用的高精度、快速反应的防火系统,实现对火灾的预防,快速准确发现火点,将火情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对热成像监测可覆盖的货架(货物)表面进行温度异常检测、对无法覆盖的区域进行火点检测,火情发现更快速、准确更报警、高效更处理,科学防火,最大化降低损失。

在仓库防火区域安装热成像摄像机,了解清楚防火区域的正常工作温度以及周边货物的起火点温度,在起火点温度与正常工作温度之间取一个值作为热成像摄像机的报警阈值,监控区域内只要有温度超过阈值热成像摄像机就会发送报警信号给软件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平台会将该报警信息通过联动声音、图像、短信、邮件等方式在第一时间发送给监管人员,以便监管人员尽早处理火情隐患;也可在手机上装萤石云APP弹出报警信息和图片,使得监管人员更有效率、更自由的检测火情。

考虑到热成像无法穿透物体表面,在利用热成像对区域内物体表面进行温度异常检测的同时,还可以对火点进行快速检测发现并准确报警。具有云台功能的热成像设备,可以通过云台巡航,覆盖不同的区域。

image.png


图76热成像防火

1)定点防火监测

针对货架等重点防火区域,采用热成像半球型网络摄像机进行在线实时定点监测,当货物表面温度出现异常即可快速报警,同时,热成像双光谱支持火点检测,针对区域内半球摄像机无法覆盖的货物间隙,若产生火点,可快速检测火情、准确报警。

image.png

图77定点防火监测

2)巡航检测

在货架集中区域,在高点架设一台热成像双光谱球机,可针对几个重点防火区域设置巡航扫描,实时动态检测火点。同时,在现场产生火情报警时,可调用球机快速确认现场实际情况。


(5)仓库内部360°管控

针对整个仓库内部采用智能鱼眼实现对仓库内部的360°大场景的全景监控,彻底规避盲区,醉倒无死角监控,突破视角限制-全空域包容,全时域信息实时获取。帮助仓库内部全场景无死角监控的场景,同时做到全流程跟踪,全过程无遗漏监控。

 image.png

图79全景监控

(6)轨道机器人巡检

移动轨道机系统以自主或遥控的方式,在无人值守的室内环境,完成对设备及环境进行监测巡检任务。可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缺陷等设备异常现象,提高运行的工作效率和质 量,真正起到减员增效的作用。

本系统最大限度的提供可移动视频监控的智能化模式,可与摄像机同步实现预置位、巡航线功能,实现视频监控系统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采用多重防死机技术最大程度地让机器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够避免突然掉电对系统的损坏和遇到一般性软件故障时系统自动重新启动,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移动轨道机主要有定时定路径巡检、指定点巡检、遥控巡检、高清可见光与红外实时视频监控、红外测温与故障报警、特殊气体检测与故障报警、巡检报表分析与历史数据分析等功能,以自主或遥控的方式,在无人值守 的环境中替代人工执行巡检任务。

image.png

图80智能轨道巡检机器人

1)日常巡检

定时巡检功能:巡检机器人按轨道路线进行水平定时自动巡检。

自定义巡检方案功能:按设定的预置点进行定义巡检预案,当手动或自动启动预案时,按定义的路线进行巡检。

关键位置设定功能:系统可以定义多个关键位置的预置位,可以进行快速定位、设定巡检预案、定义巡检路线等。

2)遥视巡检

支持人工遥控功能: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工作站发出控制指令,实现机器人的所有操作功能。

支持目标位置巡视功能:通过调用预置位,可以快速移动机器人到目标位置,实现快速巡视。

支持多种速度模式:巡检机器人的速度可以调节,并且在进行预置位操作是自动选用最快速度,缩短响应时间。

3)多级监控

可授权多级联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组成多级联网监控系统,实现分布式智能监控系统。

可授权多级信息共享:通过权限控制,可在各级监控系统中设定权限,通过授权进行信息共享。

4)无盲角监控

支持水平直线移动:机器人通过轨道进行水平移动,扩大了监视范围。

支持垂直升降移动:机器人可以加装升降机构,实现垂直移动,增加的监视的范围和精度。

5)运行模式

自主巡检——运行人员根据巡检时间、周期、路线、目标、类型(红外、可见光、局放等)灵活进行任务定制,机器人按照定制任务进行自主巡检。

定点巡检——运行人员选择部分设备进行巡检,系统自动生成最佳巡检路线并执行定点任务。

遥控巡检——运行人员通过后台手动控制界面,控制机器人执行巡检任务。

6)检测功能

可见光识别

自动巡航功能

定时执行任务功能

特巡功能

自动调用云台预置位检测

设备故障或缺陷的智能分析和自动报警

自动生成巡视报表

手动、自动控制功能

设备巡检人员可在监控后台进行巡视

可对机器人本体、云台及可见光摄像仪进行手动控制或自动规划指令下发,实现设备巡视的本地及远方操作


image.png

图81轨道巡检机器人功能展示

3.5.1.2.3自动入库管理

3.5.1.2.3.1应用概述

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企业智慧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思维不断涌现,加速企业向智慧化转型。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要义就是广泛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进企业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物流管理、经营决策智能化。

基于对企业智慧化建设的需求,暨人脸识别应用后,本次提出视觉物料识别自动入库项目建设,拟通过视觉识别系统自动对拟入库物料的真实性与数量准确性进行校验,取消人工验收点数环节,实现三现数据自动入库功能。

众所周知,物料管理是现场管理“人、机、料、法、环”五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节涉及到大量的人员参与,需要对物料进行拆包、QC核验、清点、入库等,需要对现场的人和物进行规范的管理,才能有效规避部分潜在的损失和风险。本次三一重工三现视觉自动入库项目借助深度学习技术、视觉识别技术、RFID信息技术以及应用软件技术等手段,实现物料的入库环节自动盘点功能,订单自动复核功能,提高物料入库盘点的智慧化书评,提高企业物料入库精细化管理水平。

需求描述:本项目要通过手机APP与RFID由供应商自助录入送货物料信息(订单号、物料编码、名称与数量等信息),通过标准托盘/料箱与传送带将物料自动传送至库内,并通过视觉识别系统自动对拟入库物料的真实性与数量准确性进行校验,取消人工验收点数环节,实现三现数据自动入库功能。

需求分析:入库是物料签收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对物料的种类和数量与订单系统的数量进行核对。首先:手机APP中应包含可触发盘点开始和结束的按键,APP可以对RFID标签信息进行便捷编辑输入,并通过阅读器写入;其次:同时视觉识别应能识别出托盘中的物料具体种类名称和计数,这需要对每种物料进行深度学习算法训练,视觉识别出来的物体种类和数量需与通过RFID阅读器取得的数据进行比对,确保每一个入库的托盘中的物料种类和个数均正确;最后,系统还需具备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因为通过BCP扫码系统出来的订单数据是整个订单的数据,一个托盘不可能一次性承载整个订单的的物料,故需要平台对多个单次核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与订单的整体数据进行比对,复核整个订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数量和种类上差异,最终实现无人化盘点。同时在过程中,通过SOP标准摆放展示,和非空盘报警提示,进一步规范入库物料的种类和数量的完整性。

3.5.1.2.3.2应用功能

(1)订单信息获取:供应商卸货员卸货拆包→手持机扫描配送单的条形码,获取订单数据;(卸货区可设置空气葫芦、悬臂吊、半自动叉车、转运小车等机械设备配合供应商卸货员进行自助卸货,由用户决定)

(2)开始盘点:手持机/PC机上选择开始盘点按钮,并用手持机扫描RFID标签码信息;

(3)物料装盘:在手持机/PC机上选择拟装盘物料名称,联动物料入口的壁挂显示器,显示出该物料的标准SOP摆放图片;供应商卸货员根据参照图片,进行物料装盘,并在手持机/PC机上输入本次托盘物料数量;

(4)RFID信息写入:供应商卸货员通过手持机/PC机输入完托盘物料名称和数量之后,通过系统将信息下达到RFID阅读器,通过阅读器,迅速将信息托盘中物料信息写入RFID标签;

(5)进料:RFID信息写入完成之后,将托盘放置到传送带上,启动传送带,托盘从进料口进入无人盘点区;

(6)RFID信息读取:通过RFID阅读器,读取RFID写入的物料信息,并将物料信息给到视觉识别入库比对系统,作为视觉复核的基础数据;

(7)视觉触发:托盘经过红外对射时,触发摄像机拍照,同时传送带暂停运行。

(8)视觉比对分析:通过智能服务器对照片进行分析处理,向系统返回抓图中物料种类和数量,同时系统对抓拍图片进行存储;通过对比RFID系统获取的信息,和视觉识别的信息,信息一致,传送带启动,托盘进入入库区;信息不一致,系统产生报警,并现场通过音箱提醒入库员,进行异常处理。

(9)视觉核对异常处理:入库员人工核实报警信息,若为供应商原因引起,则选择传送带分流到异常料出口,让供应商重新修改信息,重新入库;若是视觉识别错误导致,点击异常处理,选择原因,修改数据,处理完毕后,启动传送带,托盘进入入库区。

(10)入库清盘:入库员,对通过视觉识别复核的物料进行入库,确保将托盘中的物料全部入库。对大型物料,本区可设置空气葫芦、悬臂吊、半自动叉车、转运小车等机械设备配合入库员进行自助入库。是否设置由用户选择决定。

(11)清盘复核:在空托盘出口之前2米处,设置摄像机,当空托盘经过红外对射设备时,触发摄像机抓拍比对。复核通过,托盘从空托盘出口;复核失败,系统产生异常报警事件,同时通过摄像机提供语音报警提示,并暂停传送带运行。

(12)清盘异常处理:入库员前去查看异常情况,如果未清盘,需将盘中物料卸取干净,然后往回放一段距离,启动传送带,重新进行视觉清盘复核;若是视觉识别错误,系统选择原因,并启动传送带,将空托盘送出。

(13)订单整体复核:当当前订单的最后一托盘物料识别比对通过后,手机APP结束订单盘点,系统点击统计汇总,将单个比对结果进行汇总统计,按物料种类和数量进行汇总,输出订单物料种类和对应的总数,并与订单原始数据进行比对,提供最终的比对盘点结果。若与订单匹配,事件结束,比对结果和过程数据上传用户ERP系统,订单状态变成已完成入库盘点。若不匹配,则进入人工原因复核阶段。或选择系统挂起,进入下一个订单盘点,等空闲时再来查找原因。由于过程中,每一次托盘比对数据都是双方认可的,故此时的结果会获得双方的认可。

3.5.2物流管理(数字化月台)

仅数企平台支持,企业生产监管平台需定制接入

3.5.2.1业务概述

行业调研显示,在物流场景下,园区中的月台调度问题始终是供应链问题上的重要节点,由于多数物流园区缺少对月台的数字化信息采集能力且物流公司的运输系统没有与物流园区进行信息打通,导致月台成为物流供应链精益生产的最大节点,这一节点问题导致了与月台相关园区管理者角色、园区租户角色、针对供应链的承运商角色均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问题。

主要核心问题为:

园区月台缺少管理手段

园区管理者对于园区内重要资产月台处于租赁再无管理的状态,园区业务入瓶颈,难以给客户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

园区租户与园区月台数据严重割裂

作为物流园区的租户,很难了解到园区月台的占用情况,月台的资源是否存在严重的浪费更是缺乏管理,也无法了解运输车辆准确的到达月台进行工作的时间,难以根据园区情况进行精细化运营。

承运商司机无法准确预估到达园区的时间

承运商司机由于无法实时感知物流园区的月台状态,只得在运输途中争分夺秒的运货,但到达园区后往往存在车辆无法进入园区,货等月台的尴尬场景,造成了运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事司机也不敢因为等待而离开园区,造成插队问题则卸货时间更加无法确定

image.png

图82月台车辆调度任务痛点问题

月台作为园区中装卸货的集中点,对该点进行人车货的重点管理,可有效提高园区运转效率,提升月台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园区经营成本。

3.5.2.2业务功能

海康威视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月台进行数字化管理。在对月台进行视频采集的同时,将视频数据进行结构化,通过人工智能手段判断月台整体运作情况。

方案施工简单,采集数据维度多样,数据捕获准确率高,获取月台驶入驶出、停车车牌识别、车辆工作状态判断、月台工作人数判断、到港离岗货物装载率的识别。

通过智慧物流园区平台,数字化月台的机器视觉能力将在平台的电子地图功能配合下实时展示物流园区月台资源使用情况,

用数据助力物流精细化管理。

image.png

图83系统总体架构图

3.5.2.2.1月台数据采集

image.png

图84数字化月台

海康威视数字化月台解决方案数据采集通过前端智能相机采集月台场景下的五种信息,分别为车位状态、停车车牌、车门开关状态、人员数量检测、车内货物装载率识别。

将智能前端所结构化的数据通过平台接收对月台达成实时监控管理的效果。

3.5.2.2.2后台配置系统

由于每个物流园区地图环境不同,因此园区平台需要一个简单易操作的画布编辑系统。

编辑系统支持地图导入,满足每个园区地图的个性化需求。

系统可批量添加月台,批支持在画布上对月台进行增、删、改、位置移动,可以修改月台的名称、关联的月台只能相机。

对于一个添加的数字化月台都可以关联监控点,关联操作操作可以在新增月台时候配置进行配置,也可以在月台添加完成后进行配置,支持批量配置。

对于已经添加的月台之可以手动调整月台位置和属性。

为方便月台设置支持画布工具栏操作:放大、缩小、拖动、选择。

image.png

图85画布配置

月台画布主要为物流园区内部对于月台的可视化呈现,且在画布上展现已配置的园区月台,通过不同的颜色进行提示状态展现并支持对月台的视频预览、录像回放。每个画布展示:月台名称,月台车辆工作状态。

(1)视频预览:点击月台图标,可以对月台进行关联监控点的画面预览操作

(2)录像回放:点击月台图标,可以对月台进行关联监控点的录像回放操作,按时间日期进行选择回放,备注:

(3)若月台有车,则在月台图片中显示红色的车图标, 且显示当前月台停车车牌号

(4)若月台无车,则显示绿色的车图标

(5)若车辆错误停靠,则显示黄色的车图标(通过月台相机检测车牌号,若和所属公司不匹配则判定为错误停靠)

通过画布可以对每个月台的实际情况进行视频直播查看。

image.png

图86画布展示

3.5.2.2.3业务应用系统

3.5.2.2.3.1作业车辆登记排队

司机到达园区附近后扫码二维码(由系统生成打印使用即可),对需要进入园区的车辆进行排队登记。登记需要填写填写车牌、联系人、公司信息、收发货类型。

image.png

图87登记界面

3.5.2.2.3.2场站调度

登记后的车辆信息会进入排队管理界面月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排队管理界面对承运司机排队登记信息,在平台管理员登录后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查询。平台支持支持排队登记信息的列表展现,及可按照车牌、联系人、公司信息、收发货类型选择进行查询,也可以后台信息的增、删、改操作,以及对于排号优先级的设置(可以对车辆几号进行优先级排队设置)。

image.png

图88排队叫号管理

叫号大屏将显示承运司机排队信息,信息通过页面进行展现,大屏展现内容按照承租公司相关排队信息进行归类。

叫号大屏一页屏幕最大显示五家公司,按照纵向排列,按照纵向排列,大屏展示承租公司名称+当前排队总数大于五家公司进行滚屏展现大屏显示内容两屏切换间隔为10秒,只展示每家公司前十辆车排队信息表头为序号。

按照顺序展示车牌号,绿色为已经叫号但是未到达月台的车辆,红色为等待叫号的车辆。

image.png

图89排队叫号

司机在通过二维码进行排队后,月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APP对已经排队的人员进行叫号,每个管理人员仅可以看到在自己公司名单内的排队情况,可以通过APP灵活的对司机进行短信叫号与电话叫号。

月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对已经到达但尚未进入月台的车辆进行手动到达处理,也可以对紧急处理车辆调整排队顺序进行插队处理。达到灵活调度的目的。

image.png

图90APP叫号应用

3.5.2.2.3.3月台作业感知

月台画布主要为物流园区内部对于月台的可视化呈现,且在画布上展现已配置的园区月台,通过不同的颜色进行提示状态展现并支持对月台的视频预览、录像回放。每个画布展示:月台名称,月台车辆工作状态。

(1)视频预览:点击月台图标,可以对月台进行关联监控点的画面预览操作

(2)录像回放:点击月台图标,可以对月台进行关联监控点的录像回放操作,按时间日期进行选择回放,备注:

(3)若月台有车,则在月台图片中显示红色的车图标, 且显示当前月台停车车牌号

(4)若月台无车,则显示绿色的车图标

(5)若车辆错误停靠,则显示黄色的车图标(通过月台相机检测车牌号,若和所属公司不匹配则判定为错误停靠)

通过画布可以对每个月台的实际情况进行视频直播查看

image.png

图91月台画布展示

3.5.2.2.3.4放行离开

车辆在园区作业后,驶离月台,月台前端设备对驶离情况进行感知记录,联动月台画布与叫号大屏,驶离车辆所占用的月台状态将会在平布上进行展示。月台管理人员可以叫号下一辆车辆进入月台进行装卸货。

3.5.2.2.3.5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物流园区车辆过车记录、停靠状态、月台吞吐量、各公司月台使用情况统计。平台支持按照车牌、按照月台进行车辆统计查询。可以针对园区车辆进行

对于已经进行排队叫号服务的月台与公司可以按照月台、车辆维度统计查看车辆错误停靠的数量。按照物流公司、月台名称、车牌信息、进出属性、发生时间关键字等信息进行筛选查询。查询车辆的进出记录图片与录像。

image.png

图92查询统计

3.5.3业务价值

使用本系统对仓库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包含人、车和货,同时提升整体仓库物流效率。具体体现在:

(1)全方位监管,仓库更加安全

仓库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减少管理成本和建设成本投入,做到掌握仓库整体动态的同时,洞察细节。

(2)人员进出严格管控,做好事故可管、可查、可追溯

有效的通过人脸上识别做好人员进出的权限管控,记录每次的人员进出情况,做到权限管控的同时,又可以做到事故可管、可查和可追溯。

(3)提升自动化能力,做到巡检自动化、仓储自动化和安全预警自动化

实现对仓库仓储自动化,实现以机器换人,实现“人找货”向“货到人的”的转变,减少人员投入,提升仓储效率。

自动入库价值:

化整为零:单个订单包含多种物料,且物料数量不等,一个托盘基本不可能涵盖一个订单的物料,故需通过RFID系统进行订单拆解,化整为零,进行单次比对。

单次比对:通过RFID进行订单拆解,将托盘中的物料和数量写入托盘标签,每次比对之前获取RFID的标签写入信息,然后与视觉进行比对;确保单次比对的准确性;单次比对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系统订单整体盘点复核的准确度。

RFID 速写速读:托盘上的RFID标签信息,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快捷的信息便捷,并通过读写器迅速写入和读取系统,阅读器读取的信息,直接用于紧接着的视觉识别比对基础数据。

准确触发:由于RFID系统主要是识别范围内的标签信息,若通过RFID来触发视觉拍照识别,抓拍照片的时间将会是一个问题,若抓拍不到清晰的画面,就会直接导致视觉识别准确度大打折扣。并且还无法避免重复抓拍的,重复计数问题。故系统设计采用红外对射触发,当托盘经过红外对射区域时,红外设备提供I/O信号给摄像机,同时传送带短暂暂停,摄像机抓拍清晰照片,用于视觉比对分析。

二次复核:视觉比对复核的物料,若无异常,将由入库员,进行入库。同时将空托盘放置到传送带上,从空托盘窗口出去,进入循环利用。为确保物料都被卸离托盘,在空托盘出口之前设立视觉监控,进行空盘复核。当发现非空盘,主动声音提醒理货员,“非空盘,请完成卸货”(具体提醒语音可定制),同时控制传送带暂停运行,直到异常处理完成。

化零为整:与化整为零相反,最终当一个订单已完成整体入库盘点之后,供应商卸货员和三一复核员确认最后一个托盘也通过视觉识别后,点击手机APP中的结束订单盘点按钮,平台将接受到信号后,将与这个订单关联的所有单次比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化零为整,输出订单物料种类和对应的总数,并与订单原始数据进行比对,提供最终的比对复核结果。若与订单匹配,事件结束,比对结果和过程数据上传用户ERP系统,订单状态变成已完成入库盘点。若不匹配,则进入人工原因复核阶段。或选择系统挂起,进入下一个订单盘点,等空闲时再来查找原因。

在物流层面,实现资源数字化、可视化,月台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资源数字化与可视化

将需要人工管理的月台资源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数字化可视化管理。为所管理库区资源有直观

月台使用率提升

定位无效停靠车辆,对车辆及时驱离,提高月台的饱和度和利用率

车辆调度效率提高

根据排队信息和月台需求,对来园区作业车辆进行叫号管理,承运车辆可以合理规划自身形程。降低无效等待时间。

大数据助力运营智能化

根据月台智能前端所获取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与实际业务流程进行关联耦合,为园区车辆管理,物流运营提供智能化支撑助力精细化运营。

3.6能耗管理(仅数企平台提供)

制造型企业园区是能源消费大户,年度综合能源使用费用多在几千万元以上,用能种类分为电、水、气、热等,因其生产工艺要求,用能结构复杂、能源供给和传输的要求高。安全稳定用能直接保障着企业正常生产,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要求和企业自身节能节费意识的驱动,信息化运维、精益化能耗管理、节能管理和能源评审是企业园区必须重视和实施的关键工作内容。

海康威视能耗管理组件应用视频AI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各用能监测点和重点耗能设备进行采集和监测,掌握企业各区域各部门各重点耗能设备的实时能耗信息,保障关键用能系统(主要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对节能计划实施全方位的监管,通过能效分析识别影响企业高效用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

image.png

图93能耗管理组件物联采集架构

3.6.1用能管理

3.6.1.1业务概述

企业园区中对用能管理负责的部门一般为能源管理或设备管理部门,大多通过变配电系统、能耗采集系统或手工抄表对企业生产用能进行监测和统计。但往往忽略用能管理工作中的其他参与角色。

生产车间直接对其生产能耗费用负责,科学的精益化的能耗统计与趋势分析需求强烈;行政部负责能源费用的支付和分摊,但不具备用能费用优化的能力;管理层关注整体用能费用、趋势和节能计划的开展情况,却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用能趋势和能源消费分布情况。

用能管理旨在通过智能计量表计的采集和能耗采集网关的边缘计算等物联技术,实现平台侧的用能监测、能耗统计与分析;灵活可配置的数据看板功能可帮助各用能管理参与角色进行实时管理。

image.png

图94用能管理数据看板

数据看板的核心功能包括:用能费用统计与趋势分析,能耗总量的统计与趋势分析,用能分布情况,实时能耗趋势展示等。

3.6.1.2业务功能

用能管理数据看板可直观展示企业园区用能总览,对用能费用、能耗总量和用能分布与趋势等信息进行可视化管控,支撑费用优化和节能管理等应用的开展和效果展示。

(1)用能费用总览:

展示企业园区上一个用能计费周期的各类能源使用费用的情况,电费包括: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和力调电费,各类费用含同比环比分析;

(2)能耗统计:

展示企业园区本月各类能源的消耗总量,其中用电量区分尖峰平谷的展示;

展示企业园区本月各用能区域、分属性用电、分项用能的能源消耗总量;

展示各用能区域或组织部门的用能总量排名;

(3)能流图:

在3D建模内对园区各区域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基于桑基图的展示,可直观和形象地展示各区域的用能占比情况;

(4)实时能耗趋势:

展示企业园区本日整体的能耗趋势,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示每个小时的各类能源的消耗总量。

3.6.2运维管理

3.6.2.1业务概述

企业园区中对运维管理负责的部门一般为设备管理部门,大多通过变配电系统、或人工巡检的方式对企业的能源供给和传输进行运维管理,运维效率较低,缺乏设备台账管理,对运维工单大多采取手工录入、不易于工作总结和优化。

海康威视能耗管理组件运维管理旨在通过物联实时监测采集和“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实现企业园区的能源运维工作的智能化管控。

3.6.2.2业务功能

运维管理基于对用能监测点的运行参数、重点耗能设备的运行工况监测和配电房环境监测,实现线上预告警功能和一键巡检,对配电设备、用能设备和物联设备进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备品备件管理机制,实现信息化运维。

(1)实时监测:

展示各类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用能设备运行参数、传感器和物联网关的通信情况等,并就关键运行参数设置合理的预告警阈值、对重要开关量信息进行监控;

(2)预告警:

模拟量越限类预告警,关键运行参数发生越限(包括过压、欠压

、断相、过流、温度异常等)后即推送预告警信息;

开关量变位变位类预告警,发生断路器跳闸、水浸、烟雾等异常时即推送预告警信息;

出现异常用能情况(长明灯、设备空转、设备异常待机、能耗管损异常等)时,即推送预告警信息;

传感器、表计、物联网关发生通信失联时,即推送预告警信息;

将预告警信息通过B/S端、app等推送至相应的运维人员,线上派送抢修/消缺工单,记录其消缺过程,通过工作评价实现闭环管理;

(3)一键巡检:

根据运维人员日常巡检的路线和内容,对异常信息做基于视频AI、模拟量阈值和开关量状态的标定,一键实现平台侧的巡检,对异常情况进行派单处理,并做远程消缺复核;

(4)信息化运维:

基于线下智能设备(单兵、热成像仪等)和线上监测、运维工单的信息化、备品备件管理等,实现信息化运维。

3.6.3节能管理

3.6.3.1业务概述

企业园区中对节能管理负责的部门一般为能源管理部门,根据GB23331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对企业园区进行能源评审,输出能源绩效和能源基准,并按年制定企业园区节能计划,对重点耗能设备进行技术节能改造,对重点用能区域进行精益化管理节能。

海康威视能耗管理组件节能管理旨在通过节能监测与分析实现企业园区的智能化节能管理水平,持续优化能源绩效。

3.6.3.2业务功能

节能管理通过用能监测、能耗报表、用能报告和节能效果跟进等措施,实现对能耗趋势、费用趋势、费用组成和能效水平的分析,并视频AI和物联网能力对用能浪费现象进行线上全天候监管。

(1)费用优化建议:

通过对电费组成、月最大需量和电费趋势的分析,结合企业园区的电费计费规则,进行费用优化建议,实现节费管理;

(2)能耗报表:

灵活的能耗报表工具,支持分区域/分组织部门/分班组的按日/月/年的查询与导出;

(3)浪费监管:

image.png

图95浪费监管系统逻辑图

结合视频AI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长明灯、设备空转、设备异常待机和能耗管损异常的线上全天候监管,发现异常现象可进行远端反控和告警推送;

(4)预付费管理:

对宿舍、食堂和需进行内部用能费用管理的区域进行用能预付费管理,增强员工节能意识;

(5)能源评审:

结合能效分析,根据GB23331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识别影响能效的关键因素和改进方法,并对节能效果和节能计划进行跟进。

3.6.4业务价值

(1)管理数字化与可视化

能源消费费用、能耗总量与趋势可通过数据看板实现即时数字化和可视化展示,管理层和各用能管理参与角色可通过总量数据与趋势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

(2)精益化用能管理

通过对分区域、分部门和分类分项的用能统计与分析,即时掌握用能分布和能源流向,对关键用能系统和重点用能区域可实现精益化用能管理。

(3)提升运维效率

线上与线下的运维结合,提升抢修和消缺效率,减少运维人员日常工作量,通过视频AI和物联网技术赋能智慧运维;

(4)信息化运维

对运维工作进行信息化闭环管理,全面提升能源运营保障能力,实现增强应急预案管理水平、经验线上总结和运维能力的提升。

(5)设备节能控制模型

对重点耗能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导入并迭代控制策略,建立设备节能控制模型;

(6)产品能效模型

通过对各类产品的单位产量能耗进行大数据分析,建立产品能效模型,通过同工艺的产线类比识别影响能效相关变量和改进机会

(7)持续优化能源绩效

通过对企业园区的节能管理、能效分析和浪费监管,实施技术节能和精益化管理节能,持续优化能源绩效,打造绿色园区。

第 四 章传输网络设计

4.1设计思路与要求

4.1.1设计思路

视频监控子系统网络的建网思路需要做一个整体规划,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采用新一代、主流网络技术来设计监控网络,新一代网络技术往往能提供更高的性能,而且有更长的产品生命周期,便于维护。传统的设计方法是按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分级设计,但是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网络设计向扁平型方向发展,采用核心、接入层设计。

(2)监控网络需要按照模块化、结构化的原则设计,便于今后扩容和升级。

(3)针对网络的安全隐患,系统应通过多种安全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

4.1.2设计要求

(1)网络传输协议要求

系统网络层应支持 IP 协议,传输层应支持TCP 和UDP 协议。 

(2)媒体传输协议要求

视音频流在基于IP的网络上传输时应支持RTP/RTCP协议;视音频流的数据封装格式应符合标准要求。

(3)信息传输延迟时间

当信息(包括视音频信息、控制信息及报警信息等)经由 IP 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包括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应满足要求:前端设备与信号直接接入的数据中心相应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2s;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4s。

(4)网络传输带宽

联网系统网络带宽设计应能满足前端设备接入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互联、用户终端接入数据中心的带宽要求,并留有余量。

(5)网络传输质量

联网系统 IP 网络的传输质量(如传输时延、包丢失率、包误差率、虚假包率等)应符合如下要求:

网络时延上限值为 400ms;

时延抖动上限值为 50ms;

丢包率上限值为1×10-3;

包误差率上限值为1×10-4。

4.2网络规划设计

4.2.1网络结构设计

监控传输网络系统主要作用是接入各类监控资源,为中心管理平台的各项应用提供基础保障,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各类用户。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图96传输网络结构示意图

(1)核心层

核心层主要设备是核心交换机,作为整个网络的大脑,核心交换机需具备高可靠性及高稳定性的要求,一般均采用模块化框式交换机,在可靠性配置上需具备双电源、双引擎的要求,在稳定性配置上需选择合适的背板带宽及处理能力较高的板卡,对特殊行业还可采用双核心交换机部署方式。

(2)接入层

前端视频资源接入

前端网络采用独立的IP地址网段,完成对前端多只监控设备的互联。前端视频资源通过IP传输网络接入数据中心或者数据机房进行汇聚。对于传输距离小于100 米的情况下可采用超五类或者六类双绞线就近直接接入交换机;对于传输距离大于100米的情况下,可采用一对光纤收发器实现点对点接入或者采用PON实现点对多点接入。

用户接入

对于用户端接入交换机部分,需要增加相应的用户接入交换机,提供用户上网服务。数据中心部署接入交换机,通过千兆光纤链路接入到传输网络,保证设备及客户端的正常使用。

4.2.2VLAN规划

VLAN就是虚拟局域网,随着视频专网中用户和终端设备大规模接入,网络广播的流量呈几何级数量增多,通过VLAN技术,把一定规模的用户和终端归纳到一个广播域当中,从而限制视频专网的广播流量,提高带宽利用率。

每一个VLAN在数据转发时,可以二层和三层方式实现数据转发 ,二层VLAN 技术能将一组用户归纳到一个广播域当中,从而限制广播流量,提高带宽利用率。三层VLAN 是基于IP协议,一组用户归纳到一个网段内,通过网关与别的组进行交换。

在网络用户VLAN规划方面,一般可根据视频用户、前端设备、后台设备等所属的部门,以及具体的网络应用权限来划分。在具体VLAN规划中,应合理规划每一个VLAN中实际用户数量。

一般规划VLAN资源参考如下几个做法:

VLAN1在所有设备上不启用三层接口地址,不使用VLAN1承载实际业务或者作为网管VLAN。

全网每台设备的网管VLAN可以使用同一个,方便设备预配置与日常管理。

我们一般建议按照每个区域进行VLAN资源的划分,所有IPC使用的VLAN均遵从所在区域的VLAN规划。

尽管在不同的汇聚设备上使用相同的VLAN并不冲突,但是不允许这样的做法,会对后期的维护和故障的排除造成很大的困难。

如果建设网络所使用的设备不能直接在端口上配置互联用的IP地址,需要绑定相应的VLAN的话,还需要单独划分出来一大段VLAN资源用于设备互联,强烈建议全网设备互联用VLAN按照链路去划分,每条链路使用一个互联VLAN。

备注:交换机中标记VLAN的数据长度是12位,所以VLAN取值范围是0~4095,通常0和4095是系统保留,1通常是交换机的默认VLAN号。

4.2.3网络IP地址规划

IP地址的合理分配是保证网络顺利运行和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要充分考虑到地址空间的合理使用,保证实现最佳的网络地址分配及业务流量的均匀分布。

IP地址空间的分配与合理使用与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组织及路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将对网络的可用性、可靠性与有效性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对网络IP地址进行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本地网对IP地址的需求,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对IP地址的需求。IP地址规划原则:

(1)唯一性

一个IP网络中不能有两个主机采用相同的IP地址;这就需要选择一个足够大的IP地址范围,不但能够满足现有的需要,同时能够满足未来网络的扩展。两个不同网络互联时应避免使用同一网段IP地址,以免造成IP地址冲突。

(2)简单性

地址分配应简单易于管理,降低网络扩展的复杂性,简化路由表项。

(3)连续性

连续地址在层次结构网络中易于进行路径叠合,大大缩减路由表,提高路由算法的效率;IP地址分配既要考虑到扩充,又要能做到连续。

(4)可扩展性

地址分配在每一层次上都要留有余量,在网络规模扩展时能保证地址叠合所需的连续性。

(5)灵活性

地址分配应具有灵活性,以满足多种路由策略的优化,充分利用地址空间。

4.2.4路由总体规划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静态路由是在路由器中设置的固定的路由表。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路由不会发生变化。由于静态路由不能对网络的改变作出反映,一般用于网络规模不大、拓扑结构固定的网络中。静态路由的优点是简单、高效、可靠。在所有的路由中,静态路由优先级最高。当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发生冲突时,以静态路由为准。

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动态路由适用于网络规模大、网络拓扑复杂的网络,其中最常用的动态路由是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4.2.5网络传输带宽要求

(1)考虑到网络传输过程及其它应用的开销,链路的可用带宽理论值为链路带宽的80%左右,为保障视频图像的高质量传输,带宽使用时建议采用轻载设计,轻载带宽上限控制在链路带宽的50%以内。

(2)核心层交换机到接入交换机的网络采用光模块来传输,带宽需达到千兆以上,原有带宽未达到要求的,增加带宽;

(3)传输设备如光纤收发器到接入交换机之间的带宽建议达到百兆;

(4)传输设备如光纤收发器之间的传输带宽建议达到百兆;

(5)结合项目实际需求,网络带宽规划可做相应调整。

4.3网络可靠性设计

网络的可靠性是为了保证视频在传输过程中,重要环节在出现设备损坏或失败时,还能够保证正常传输。网络可靠性主要可从传输链路可靠性、网络设备可靠性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1)传输链路可靠性

传输链路的可靠性一般通过链路聚合技术来进行保障。链路聚合设计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但是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使关键线路上实现了冗余功能。除此之外,链路聚合还可以实现负载均衡。

(2)网络设备可靠性

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主要通过关键部件冗余备份、设备冗余备份、传输告警抑制和快速链路故障检测来进行保障。

关键部件冗余备份是指网络设备提供主控、电源等关键部件的1+1冗余备份;另外系统各单板及电源、风扇模块均具有热插拔功能。这些设计使得设备或网络出现严重异常时,系统能够快速地恢复和作出反应,从而提高系统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尽可能地降低不可靠因素对正常业务的影响。

设备冗余备份是指通过双机虚拟化或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等方式实现网络设备的冗余备份。一旦出现设备不可用的情况,可提供动态的故障转移机制,允许网络系统继续正常工作。

传输告警抑制是指对告警进行过滤和抑制,避免网络频繁振荡,因为当接口启动快速检测功能后,告警信息上报速度加快,会引起接口的物理层状态频繁在Up和Down之间切换。

快速链路故障检测是一套全网统一的检测机制,用于快速检测、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况。

4.4网络安全性设计

网络安全性方面是保护网络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及数据信息资源,使之免受偶然或恶意的破坏、篡改和泄露,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服务的不中断。网络安全性设计主要有结构安全、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入侵防范和网络设备防护这几方面的内容。

4.5网络管理规划

网络管理主要是从网络监控管理、应急操作管理和日常维护管理三个方面对网络管理规划进行简要说明:

(1)网络监控管理

网络系统监控主要是通过网管系统统一进行信息采集和事件呈现,配合网络系统进行实施。

(2)应急操作管理

应急操作管理主要是通过固定的操作流程,通过对故障设备进行主备切换、脱网隔离和旁路等方式快速恢复网络系统的连通性。

(3)日常维护管理

日常维护管理主要包括故障诊断、配置和设备操作等内容,指导网络运维人员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4.6网络安全建议

网络安全是为了保护整个系统的硬件、软件、信息的安全,网络安全不仅仅与网络设备相关,还涉及到主机、操作系统、以及日常管理维护,只有将每个细节都落实到位,才能保障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保障系统的信息不被不法分子所窃取。

本建议是一个框架性建议,具体是的实施手段,由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来制定,由安装调试人员、维护人员共同落实完成。

(1)网络:

网络对外接口增加防火墙,进行安全防护;独立的封闭式网络则可不加防火墙。

防火墙针对需要与外部交互的应用,开放对应的地址、端口、协议,其余均禁止。即以白名单的策略实施,而不是以屏蔽一些常用攻击端口协议的黑名单方式实施。

三层交换机可配置ACL防护。所有对外接口加ACL防护,内部网络可在中心平台的出口处添加。可以采用屏蔽一些常用攻击端口协议的黑名单方式制作ACL。

关键网络设备采用冗余架构,设备有冗余、链路有冗余

(2)主机:

主机加固操作,补丁打到最新;

配置备用服务器,应急使用;

服务器不需要对公网暴露的端口,修改成127.0.0.1,不要写成0.0.0.0。

不需要对外开放的端口,需要屏蔽。

不能有弱口令。

(3)系统:

应用部署后,使用公司安全部门的软件进行安全扫描;

平台应用备份,定期备份或者制定制度,当修改配置后一定要做备; 

数据库,定时备份。做好备份恢复的演练。

(4)用户日常管理:

做好日常备份;

系统补丁及时更新;

账号、密码的严格管理;

其他的日常检查工作:安全日志(防火墙、路由器)、主机性能(CPU/内存/硬盘占用率)、网络流量异常等。

第 五 章数据中心设计

5.1数据中心系统组成

数据中心系统主要由服务器管理系统、存储系统、解码系统、控制系统、显示系统等组成。

数据中心系统可管理整个厂区的所有设备,接收由所辖前端系统的视频、环境、告警等信息,满足用户对视频、环境信息查看、厂区设备控制的需求。

数据中心系统为保障前端系统的监控质量,需具备完善的机房基础保障和先进的网络设备、丰富的网络带宽和光纤资源;为保障平台的应急能力,在上级数据中心客户端接入短信猫,实现紧急事件及时短信通知相关人员。

5.2服务器管理系统

平台服务器可以分布式部署、独立运行,各服务器都可以支持应用集群的方式冗余进行配置和在线扩充,具备彼此的应用服务器接管能力。

服务器统一采用PC服务器;服务器应具备多CPU系统、高带宽系统总线、I/O总线,具有高速运算和联机事务处理(OLTP)能力,具备集群技术和系统容错能力;服务器应支持双路独立电源输入,采用机架式安装。

平台主要有以下服务器:中心管理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接入/报警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其他软件模块可安装在这些服务器实现功能。

5.2.1管理服务器

管理服务器是远程网路综合监控平台的的核心单元,应实现前端设备、后端设备、各单元的信令转发控制处理,报警信息的接受和处理以及业务支撑信息管理,同时也需要提供用户的认证、授权业务以及提供网络设备管理的应用支持,包括配置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等等。

数据中心系统的管理服务器可实现全厂

区视频资源的接入和平台设备的管理; 

5.2.2流媒体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是数据中心系统的媒体处理单元,实现客户端对音视频的请求、接受、分发,流媒体服务器仅接受本域管理服务器的管辖,在管理服务器的控制下为用户或其他域提供服务。

流媒体服务器可实现集群部署,可实现分布式部署,即可向前端或其他流媒体服务器发起会话请求,也可以接受客户端设备或其他流媒体服务器的会话请求。

流媒体服务器能接受并缓存媒体流,进行媒体流分发,将一路音视频流复制成多路。

5.2.3级联服务器

级联服务器是基于GB/T28181联网标准,实现多级平台的多级标准化视频级联/互联,实现企业视频数据的统一管理。

5.2.4时钟服务器

时钟服务器主要是通过精密的校时精度,实现系统数据查询的同时性;支持GPS、北斗、CDMA校时,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可以自行授时,超高守时能力,支持多网域校时,授时容量大。嵌入式ARM处理器架构,更高可靠性、可用性、功耗更低,为用户的各项应用提供更高的性能。

5.2.5结构化分析服务器

数据中心结构化分析服务器包括人脸识别、人体属性系列结构化分析服务器、人体分析系列结构化分析服务器、全智能分析服务器等组成。

image.png

图97人脸分析系列结构化分析服务器

人脸结构化分析服务器,可实现人脸进行分析应用,包括人脸比对,以图搜图,频次分析等功能

image.png

图98人体分析系列结构化分析服务器

人体分析系列结构化分析服务器,可对安全帽佩戴,人员性别、戴口罩、上下衣颜色等进行识别。

image.png

图99全智能分析服务器

全智能分析服务器,可对算法进行调度,具有全分析、开发架构、开放数据、算法仓库和算法编排等特性。

image.png

图100全智能分析超脑

iDS-96000NX-I16、I24系列海康超脑NVR采用嵌入式设计,集成高性能GPU模块,内嵌深度学习算法,集IPC接入、存储、管理、控制、智能分析于一体,实现精准人脸、人体、车辆、行为识别分析,提升监控视频价值,服务安防大数据时代。产品既可作为NVR进行本地独立工作,也可联网组成一个强大的安全防范系统。

搭配高清IPC,当指定区域内的人员有特定行为时,系统自动产生报警。包括以下行为分析检测:通用行为分析检测(穿越警戒面、区域入侵、进入区域、离开区域、徘徊、人员聚集、奔跑、剧烈运动、倒地)、人员滞留检测、安全帽检测、离岗检测、人数异常检测。

5.2.6工作站

5.2.6.1监控工作站

监控工作站负责对平台所辖区域的实时预览、录像回放、环境量呈现、报警管理及视频、报警等系统信息的获取和控制。

C/S控制客户端专门用于对平台视频、环境量、报警调阅,对设备进行操作、控制,满足控制客户端的要求。

5.2.6.2配置工作站

配置工作站负责对平台内部进行大屏配置、权限管理、录像管理、报警管理、安全管理、电子地图管理、模拟量数据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视频、报警等系统的配置管理。

B/S配置客户端专门用于对平台进行维护、配置和管理,满足配置客户端需要实现的功能。

5.3存储系统

运维中心对前端重要区域及重要视频图像进行集中录像存储,前端系统采用视频处理单元实现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与集中备份存储的有效结合,可大大提高录像资料保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减少由于录像视频资源丢失带来的风险。

目前主流的网络存储模式多为IP-SAN(基于IP以太网络的SAN存储架构),该方式使用iSCSI协议代替光纤通道(FC)协议来传输数据,直接在IP网络上进行存储,iSCSI协议就是把SCSI命令包在TCP/IP 包中传输,即为SCSI over TCP/IP。

IP-SAN存储模式需要配套存储服务器,不但会增加服务器开支,而且可能多个系统故障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存储模式就应运而生。随着云技术的发展,云存储的应用大大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降低客户使用成本。

5.3.1云存储

5.3.1.1云存储设计

云存储通过集中式的存储方式部署在中心机房,用于存储管理所有前端监控摄像头的视频、图像及结构化数据。采用集中式存储方案,物理介质集中布放,更方便管理,数据更可靠、更安全,更容易实现数据的大规模共享和应用。

海康威视视频云存储系统主要由存储管理节点(视频云存储管理服务器)和存储节点(视频云存储主机)、运维节点(视频云存储运维服务器)三部分组成。该系统可以组建海量的存储资源池,容量分配不受物理硬盘数量的限制,并且存储容量可进行线性在线扩容,性能和容量的扩展都可以通过在线扩展完成。

image.png

图101云存储物理架构示意图

视频云存储管理节点:部署存储管理服务器,是视频云存储系统的核心节点,作为云存储系统的调度中心负责云存储系统资源管理、索引管理、计划管理、策略调度等,还需要负责集群内部的负载均衡,失败替换等管理职能。

视频云存储节点:作为云存储系统业务的具体执行者负责视频数据存储、读取、存储设备管理、存储空间管理等。前端高清视频信号编码后以视频流的方式直接写入存储节点,录像回放有存储节点直接回放至用户和解码器,录像和回放不通过中转环节;同时存储节点可内嵌流媒体软件模块,集成部分转发功能。

运维节点:负责对整个云存储系统进行运维管理,包括系统信息获取、故障告警、设备告警等,提升系统运维管理水平。

在计算存储空间时需先计算出所有路数存储一定的时间所需的存储总空间,用总路数乘以每路码流大小,再乘以总的存储时间即可算出总的存储空间,在计算过程中保持单位的一致性。

存储空间计算公式:单路实时视频的存储容量(GB)=【视频码流大小(Mb)×60秒×60分×24小时×存储天数/8】/1024

下表为分别按照1路每天存储24小时、采用H.264算法进行编码,按照720P、1080P的分辨率存储不同天数所需的存储空间表,如下表。(H.265编码设备的码率为H.264设备的1/2,故存储空间也仅需1/2)

表4存储空间需求表

序号 分辨率 码流大小 1天存储空间(TB) 7天存储空间(TB) 15天存储空间(TB) 30天存储空间(TB)

2 720P 2Mbps 0.0206 0.1442 0.3090 0.6180

3 1080P 4Mbps 0.0412 0.2884 0.6180 1.2360


5.3.1.2云存储优势

image.png

图102视频云存储系统功能

视频云存储系统优势包括:

(1)灵活高效的空间管理

真正PB级存储容量,最高支持100PB存储规模。

首创流式文件系统,全面优化视频、图片数据存储效率。

数据块级存储,资源垂直化管理,存储粒度精确控制,提升空间利用率。

存储资源虚拟化透明管理,简化空间管理复杂度,提升存储服务体验。

自主研发离散存储算法,实现数据合理分散存储,提升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2)海量数据的快速检索

一体化索引技术,全面提升查询速率,毫秒级响应。

应用化索引技术,快速I帧定位与读取,高效的应用业务快速检索。

(3)持续可靠的数据服务

全高清、海量数据存储7×24小时不间断服务。

系统性能负载均衡,降低设备损耗、提升处理效率,绿色环保。

全系统并发数据读取,提升数据读取速率,满足大数据业务需要。

全集群化N+M 高可靠性存储服务,多点故障时系统管理、存储业务自动调整,确保业务应用的持续性。

(4)开放透明的兼容系统

提供标准API接口与平台对接,透明存储业务处理流程,避免重复开发。

支持标准IP-SAN、FC-SAN存储设备接入,保护已有投资,利于系统整合。

(5)持续稳定的运维服务

系统运行情况实时监控,运行异常时自动告警。

支持实时在线实时扩容,有效保障系统运行和业务处理的连续性。

支持标准的SNMP协议,提供Mibs接口进行标准化对接。

5.4解码拼控部分

平台对所辖装置区实时监控、集中管理。前端系统通过网络摄像机把视频信号压缩编码,压缩码流通过视频网传输到平台,客户端及授权办公用户可以进行实时预览。数据中心为了利用大屏系统超高分辨率、超高对比度的特点,视频流就需要通过网络传输至解码器,解码后输出到大屏显示系统。

由于系统采用全高清摄像机,因此解码输出设备的必须要求是能够支持全高清解码输出。解码拼控部分采用海康威视系统级的以解码、控制、拼控等功能集于一体的视频综合平台,该设备集所有控制解码设备于一体,参考ATCA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ing Architecture 高级电信计算架构) 标准设计,支持模拟及数字视频的矩阵切换、视频图像行为分析、视音频编解码、集中存储管理、网络实时预览、视频拼接上墙等功能,是一款集图像处理、网络功能、日志管理、用户和权限管理、设备维护于一体的电信级视频综合处理交换平台,解码拼控子系统采用视频综合各平台,性能强大,集成度高。

5.4.1视频综合平台设计

视频综合平台采用一体化设计,可插入各类输出接口类型的增强型解码板,进行上墙显示,并可进行拼接、开窗、漫游等各类功能。也可插入各类信号输入板,可将电脑信号输入并切换上墙;除此之外,还也可接入模拟、数字(HD-SDI)或光信号的信源接入。

视频综合平台可将平台软件模块以X86板插入的形式全部部署在视频综合平台内,无需购置各类服务器,平台各模块借助综合平台高性能的双交换总线技术,高效平稳的运行,无需考虑原先网络压力问题。

5.4.2视频综合平台功能

视频综合平台支持网络编码视频输入、VGA信号输入,支持DVI/HDMI/VGA接口输出,可进行实时视频、历史录像回放视频解码上墙和报警联动上墙,并支持动态解码上墙云台控制功能。

视频综合平台支持画面风割、开窗漫游等拼控功能,还集成了视频输入、输出,视频编码、解码,大屏拼接控制、视频开窗、漫游等其他功能。

5.4.3主要功能效果展示

(1)单屏显示

组合大屏的每个单元单独显示一路视频画面,每个单元的视频信号可以任意切换。

image.png

图103单屏显示示意图

(2)整屏显示

整个大屏显示一路完整的视频图像,显示的图像可以是复合视频(PAL或NTSC)、VGA、S-Video、Ypbpr/YCbCr、DVI。

image.png

图104拼接显示示意图

任意分割组合显示,以一个屏为单元可任意1、4、9、16路画面分割显示;可以任意几个大屏组合显示一路画面。

image.png

图105分割显示示意图

(3)图像叠加漫游

可以将任意一个或者多个信号叠加到其他信号之上显示,并且可以随意移动,进行漫游。

image.png

图106叠加显示示意图

(4)图像半透明混合处理

可将任意一个信号叠加到其他信号(地图)之上,图像透明度可调,即可以看到实图像又不覆盖其他信号。

image.png

图107半透明显示示意图

(5)图像拉伸

可将一个信号在整个屏幕墙上随意缩放。

image.png

图108图像拉伸显示示意图

(6)LOGO/OSD显示

在不占用视频输入的情况下,可通过网络在任意单元上以任意大小显示任意多幅静止图像,也可以是LOGO信息或地图。可在任意单元任意位置显示适量字库文本信息,文字透明度可调。

(7)网络抓屏

可通过网络将远端电脑的操作界面投射到电视墙上(例如将客户端操作投像到大屏显示)。

image.png

图109网络抓屏显示示意图

5.4.4视频综合平台优势

(1)高性能解码拼控

视频综合平台在规划时采用高性能DSP芯片,具备强大的解码能力,分割显示资源的要求,在这点上是同类任何产品单独使用或组合都无法实现的,同时能很好的解决多解码器多分割时出现的问题。具体优势如下:

1)解码、拼接一体化

   支持高清前端解码上墙,并可实现大屏的拼接,同时支全高清窗口的漫游漂移等功能。解码板的解码拼接一体化设计也避免了传统解码加拼控结构中解码器输出到拼控器输入的瓶颈。

2)节约成本

解码拼控能力强,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板卡即可,无需采购多台解码、拼控设备数据中心部署接入交换机。

3)主码流解码

    无需切换到子码流方式进行解码,图像切换时间短,基本无黑屏现象。

4)多种花式视频显示

    如开窗、漫游、组合等任意形式的显示模式。

image.png

图110花式显示模式图

(2)全高清电脑信号实时上墙

视频综合平台全新VGA输入板采用最先进芯片,支持1080P、1600×1200、1920×1200等多种全高清分辨率输入,并且上墙时采用非压缩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客户的高清电脑视频上墙功能,并且能很好的满足客户实时性的要求。

在此基础之上,视频综合平台也具备网络抓屏上墙的模式,用来辅助使用,满足客户多数量、多类型的电脑上墙需求。

image.png

图111PC信号全高清实时上墙效果图

5.5大屏显示系统

系统以视频综合平台为中心,为实现总控中心对全网视频统一调用、控制及显示而设计的,实现对数字视频的远程访问、视频流接收、数字视频的解码显示和大屏幕视频显示控制等功能。

系统支持单屏、跨屏以及整屏显示,实现图像窗口的缩放、漫游等功能。本系统应满足以下最基本使用要求:

整个系统为纯硬件构架,且能够实时的将PC等VGA信号实时的显示到屏幕上做拼接以及漫游等功能。系统稳定且处理功能强大。

大屏幕能同时显示包括1080P(1920X1080)及以下分的辨率的视频图像。前端全部通过视频综合平台解码直接输出到LCD显示屏上显示。大屏幕支持多屏图像拼接,可多块屏拼接显示一个画面,可每块屏单独显示一个画面。

图像拼接完整。在充分考虑设备伸缩特性的前提下,组合屏物理拼接间隙不大于7.3mm。

液晶屏幕可视角度可以达到178°(H)/ 178°(V),能够做到全屏范围内显示的图像无非线性失真。整个屏幕亮度均匀,无“暗角”或“亮角”现象,画面稳定无闪烁。

支持不同分辨率(640×480~1920×1080)的DVI视频信号或者计算机信号。 

通过分辨率叠加,大屏幕上能够显示超高分辨率的计算机图形。

视频综合平台采用工业级设计,稳定可靠,可连续不间断工作,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不会出现处理速度变慢或死机等计算机常见故障。

5.5.1系统设计

5.5.1.1视频实时预览

通过先进的硬件技术和海康威视自主图像处理算法,使画面有更好的色彩表现力。同时,对不同屏的机芯部件的性能做严格控制,确保不同屏幕的亮度、色彩一致性。使得输入视频信号可以真实的高质量的显示。

image.png

图112实时预览

5.5.1.2视频拼接展示

将系统中多个或者全部屏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画面显示。

image.png

图113拼接显示

5.5.1.3分割展示

在大屏系统中选择任意选择一个屏幕单元进行4、9、16分割窗口,分别显示视频图像。

image.png

图114分割显示

5.5.1.4开窗展示

在系统中任意选择一个区域作为一个新的窗口,显示视频图像。

image.png

图115开窗显示

5.5.1.5开窗漫游叠加展示

在系统中任意选择一个区域作为一个新的窗口,显示视频图像,可以任意拖动变换该窗口位置,并可以拉伸该窗口缩放图像大小。

image.png

图116开窗叠加漫游

5.5.1.6PC信号上墙显示

允许PC的VGA信号输入,并将其投影至大屏显示器上进行显示控制。 

image.png

图117PC信号上墙

5.5.2显示子系统

随着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对信息显示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大屏幕显示系统作为集中信息显示的交流平台,可以将各种监控系统的计算机图、文信息和视频信号等进行集中显示,在实时调度、会商、决策及信息反馈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海康威视大屏幕显示系统以系统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控制等理论为指导,将国际最卓越的高清晰数字显示技术、网络解码技术、客户端等融合为一体,使整套系统成为一个高亮度、高分辨率、高清晰度、智能化控制、操作先进的大屏幕显示系统。能够很好地与用户监控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网络信息系统等连接集成,形成一套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交互式信息显示及管理平台。

目前市面有三种主流拼接屏(LCD、LED和 DLP),下表对三种大屏幕拼接产品的核心技术参数和性能方面的特点做了对比。

5.5.2.1LCD显示单元

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状晶体在电压的作用下发生偏转的原理进行显示的技术。由于组成屏幕的液状晶体在同一点上可以显示红、绿、蓝三基色,或者说液晶的一个点是由三个点叠加起来的,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通过电压来刺激这些液状晶体,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不同比例的搭配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液晶本身是不发光的,它靠背光管来发光,因此液晶屏的取决于背光管。由于液晶采用点成像的原因,因此屏幕里面构成的点越多,成像效果越精细,纵横的点数就构成了液晶电视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效果越好。

主要用于对显示效果要求不高的场合,包括:一般的视频画面监控场合,如金融单位数据中心,商场、车站、小区的监视中心等。

优点:具有颜色鲜艳、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厚度薄、重量轻、低能耗、长寿命、无辐射等。

缺点:拼缝大,做拼接墙时整体颜色亮度一至性比较难统一,调试难度大。

尺寸:超窄边拼接屏,46寸、49寸、55寸。

      工业监视器,19寸-110寸全系列。

image.png

图118LCD显示

5.5.2.2LED显示单元

全彩LED显示屏主要分为全彩和单双色,又基本分为室内室外(室内室外的主要区别是防护性和亮度)。单双色主要应用于显示文字等信息,现在项目中出现较多的是LED条幅屏。

全彩根据使用场所分为户外、半户外、室内,海康威视目前最小为P0.9,尺寸为业界最小尺寸。LED的箱体包含4:3、16:9、1:1等。

全彩LED的配件包括控制卡,也称为控制器、发送卡,DVI分配器,DVI分配器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拼控设备的输出端口的数量;配电柜是根据显示面积*产品峰值功耗/电源转换效率,粗略估计可以采用面积*1KW来计算;可采用立式支架,需要提供屏面到墙面600mm以上的空间。

海康威视LED全彩显示屏,采用亿光封装,可实现真正的无缝拼接,具有超高亮度和对比度及超宽视角,能在各个角度均能获得优质的显示效果,且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能达10万小时,后期维护成本低。

LED大屏的亮点包括:

(1)无缝拼接

真正的无缝拼接技术,画面色彩亮度均匀一致,无分割,没有黑线; LCD大屏有一定拼缝,画面被分割,存在黑线,影响观看效果。

image.png

图119LED完美无缝拼接

image.png

图120某项目LCD大屏效果图

(2)超高对比度

LED使用黑色灯珠,加上屏体表面为吸光式结构,几乎无直线反射光发光体为LED灯,后面板为亚光黑色面板。自发光屏幕,其光效充分体现,远高于投光介质所表现的效果。

专业的黑色亚光LED灯体设计,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屏幕对比度,使显示内容色彩更加丰富、饱满。

image.png

图121LED大屏对比度

(3)纳米级响应时间

LED显示屏的响应时间极短,为0.00008ms,而投影机的响应时间为10ms,因此在监控画面及播放动态视频的时候,具有极大的优势。

image.png

图122LED响应时间效果图

(4)色域宽广

LED ≥113%NTSC,屏色域宽广,色彩能表达281万亿颜色,所以LED屏显示效果是最好的,显示很真实。

image.png

图123LED色温宽域调节

(5)操作便捷

通过遥控器就可快捷操作。

image.png

图124遥控器便捷操作

第 六 章AI开放平台

6.1数据集管理

系统支持训练数据集创建、修改、删除和查看功能,用户可以创建多个训练数据集来支撑不同的模型训练。系统支持从浏览器一次上传多张训练图片至训练数据集,支持重命名或删除训练图片。用户上传的数据加密后保存在存储空间中。

image.png

图125数据集管理

6.2数据标注

系统支持快速标注训练图片类别或标注训练图片中的物体位置、名称,并将标注的标签保存。系统支持对一个图片中的多个物体分别标注标签,一张图片最多支持16种不同类别的标签。

image.png

图126数据标注

6.3模型创建

系统预设图像分类模型与物体检测模型,支持一键创建训练模型框架。其中:

(1)图像分类是识别图片中是否是某类物体、状态或者场景,适用于图片中主体或者状态单一的场景; 

(2)物体检测是指识别图片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和名称,适用于确认图片中的物体数量及属性。

image.png

图127模型创建

6.4模型训练

系统支持一键训练模型,支持选择应用类型、模型版本和训练数据集。其中,应用类型包括云端推理服务和边缘端IPC、NVR分析服务。训练开始时,系统会提示预计结束时间。训练时间与训练图片数量有关,训练数据集中的数据量越大,训练时间越长。10000张以下图片的训练时间一般在3.5小时以内。等待过程中可以关闭浏览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查看。

image.png

图128模型训练

6.5模型校验

系统支持校验训练完成的模型,并上传测试图片检验模型效果。

image.png

图129模型校验

6.6模型发布

系统支持训练模型发布,打包模型数据并提交审核,审核通过后正式发布

image.png

图130模型发布

发布后,根据应用类型不同(云服务、IPC、NVR三种类型),形成不同的发布方式和发布路径。

如果发布的应用类型为云服务,则通过接口调用算法。

image.png

图131模型发布

如果发布的应用类型为IPC、NVR,则可将算法模型下发到摄像机和NVR设备。

image.png

图132模型发布


6.7模型管理

系统支持对账号内的算法模型进行管理,包括查看模型名称,模型版本,编辑模型信息、查看模型性能、删除模型等功能。

 image.png

图133模型管理


6.8模型部属

通过行业应用平台部署算法模型,并提供效果展示是目前项目实施的主流方式。

6.8.1平台登录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并在地址栏输入服务器地址即可跳转到登录界面,在登录框输入账户密码登录行业应用平台。

image.png

图134平台登录页

6.8.2远程获取模型

当行业应用平台接入互联网时,可配置AI开放平台账号,手动选择并获取算法模型。

image.png

图135远程获取模型页

当需要进行算法模型迭代更新时,可由行业应用平台自动从AI开放平台(公有云)下载最新的模型,并将模型下发至设备当中(前提是设备上已有对应模型)。

从私有化AI训练平台上远程获取算法模型,则配置私有化平台的地址信息即可,具体功能与上文所描述一致。

image.png

6.8.3手动上传模型

AI算法模型文件也可由模型下载工具从AI开放平台导出(仅限应用类型为IPC、NVR的AI算法模型)。算法模型文件可通过手动上传的方式导入行业应用平台。

image.png

图136手动获取模型页

6.8.4模型及任务下发

通过行业应用平台,可将AI算法模型下发至设备。由边缘设备运行AI算法。

image.png

图137模型及任务下发页


可对设备上的算法分析任务进行参数调节,如分析模式、帧率、报警间隔等参数。

image.png

另外还支持如下功能

批量给多个设备下发模型

平台设置IED规则给设备,符合智能规则的告警才会从设备上报到平台。

设备较多时,支持地图上操作更改分析任务和规则。

6.8.5事件联动

平台可对边缘设备AI算法产生的报警进行事件联动。

事件联动具有多种配置模板,也可自定义事件联动规则,首先可先选择事件发生的条件,包括指定时间、指定区域、指定时间类型等,其次选择事件联动动作,如客户端弹窗、指定监控点视频上电视墙、指定监控点录像、指定抓图、告警短信发送、告警邮件发送等。

如果遇到业务逻辑判断的需求,可通过定制完成事件联动。如:算法模型仅检测商品及商品位置,需要根据实际业务要求,来判断货架摆放是否合规。

image.png

图138事件联动页

6.8.6告警处理

可在B/S客户端、C/S客户端处理相应的告警。配置事件联动后在桌面客户端可以查看。

image.png

图139事件查看

第 七 章管理平台

7.1企业生产监管平台

适用于中小型药企,方案中部分功能此平台不具备或需定制。

7.1.1平台总体架构


图140平台软件架构

产线人员行为管理平台使用企业生产监管平台,基于综合安防平台V1.2版本。基础组件主要包括通用服务组件、安保基础数据、安保区域管理、安保用户管理、核心服务等。在基础组件之上,包括共性业务组件和行业业务组件,其中AI模型管理、行为监管客户端、行为监管应用服务是在业务应用层面的核心组件。

7.1.2平台标准与接口

平台标准与接口参考综合安防设计标准,满足以下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

(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 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6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

(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4)《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5)《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

7.1.3平台关键技术

平台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1)组件化

组件化提高了产品的能力复用,可通过组件复用的方式提供其它产品或者功能使用该能力,并且可以复用到到各个行业。组件由熟悉该领域的专人团队开发和维护,能提供更优的领域解决方案,并提高研发及问题修复效率。组件化对产品能力的扩展有先天性的优势,动态的增加组件即可满足能力的扩展需要,只需花费少量的产品打包调整成本。

(2)分布式

产品采用分布式技术,通过将产品分布式化,采用多服务部署形式,增强产品在大型应用场景下的系统容量及性能扩展,同时分布式部署能显著提升服务可用率,减小单点故障影响整个平台的可用性。

(3)单点登录

产品由多个组件构成,访问组件功能需要进行身份认证,产品支持单点登录,一次登录多处使用,方便用户使用。支持WEB端、客户端、移动端登录访问系统。

支持第三方系统登录对接。

(4)完善的安全性

平台默认使用https访问,通过授信证书,降低恶意中间人服务劫持安全风险,并且https加密传输保护信息明文传输过程中数据嗅探带来的信息泄漏。

前端到后端请求,敏感说明传输采用https的同时,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数据加密后传输,进一步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平台访问存储、访问设备时采用各自的安全认证进行访问。

(5)产品运维一体化

产品提供配套运维系统(运行管理中心),支持监控服务器状态,服务运行状态,对异常状态的服务器或者服务发出告警,对于掉线的服务尝试进行启动。

支持远程界面配置服务运行参数,并且界面支持重启服务生效,减少人工去服务器手工修改配置文件及手工停启服务。支持自动采集及清理日志,减少人工清理日志、方便日志查询。界面支持组件安装、卸载、打补丁包、资源包的更新。

支持多线路配置、校时配置及手工添加服务,授权文件导入及反激活。

(6)数据存储技术

平台提供多种视频存储方式:前端设备存储、嵌入式服务器存储以、CVR存储及云存储,多种存储方式可并存。海康阵列也内置CVR服务器,调取底层SDK直接取流存储,节省硬件服务器,且可以更好的满足视频子系统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需求。

平台图片数据存入asw组件(存储接入服务),支持可覆盖的存储及不可覆盖的存储配置。

平台业务结构化数据统一存入关系数据库中。平台资源数据集中存储在目录服务(LDAP)中,提供直观的树形结构,方便查询及共享。

7.1.4平台模块

平台模块主要包括:综合管控、视频监控、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

(1)综合管控

综合管控组件提供丰富的业务联动和集成应用,用于事件的监控、检索、查看,基于电子地图的图上监控以及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应用。

(2)视频监控

平台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对前端编码设备,后端存储设备及中心传输显示、解码设备的集中管理和业务配置,提供了视频监控,录像回放,解码上墙和图片查询等应用。

(3)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提供对视频设备状态巡检、录像监控、视频诊断、告警查询,以及门禁设备的状态巡检,实现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可视、可控、可管理,提升故障发现、处置效率,保证视频、的可靠运行,实现对视频设备“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集中监控、集中展现、集中维护。

(4)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实现对安保基础数据(人员/组织/车辆)、用户权限、安保区域、设备管理、综合管控配置、视频监控配置、AI模型管理配置、报警检测配置、网络管理配置、高级参数配置、界面配置等配置操作进行集中管理。

7.1.5平台功能

7.1.5.1通用业务功能

平台基础的、通用的业务应用功能包括:综合管控、视频监控、网络管理。基础应用功能沿用综合安防平台的基础功能,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综合管控包括:事件联动、图上监控、人脸监控,其中事件联动支持多种事件的查询、通知,方便管理人员对异常报警事件进行快速处理。

视频监控包括:实时预览、录像回放、图片查询、电视墙应用,实现对视频、图片的查看和管理,满足管理人员对现场视频查看的基本需求。

网络管理包括:运维概况、一键运维、状态巡检、录像检查、视频诊断、告警查询。运维概况展现设备运维的状态概览统计、区域资源运行情况、点位运行情况趋势图、视频异常情况统计。一键运维是从数据库中读取运维数据,进行数据展示。状态巡检是对监控点、编码设备、解码设备、存储设备的在线状态巡检。录像检查是对已配置录像计划的视频监控点前一天录像的完整性进行检查。视频诊断是对接入系统的视频设备图像进行诊断,检测各安保区域下图像正常和异常(包括图片偏色、噪声干扰、图像过暗、图像过亮、画面冻结、视频抖动、对比度、条纹干扰、视频遮挡、信号丢失、图像黑白、图像模糊、场景变化、视频剧变)的设备数量。告警查询对监控点、编码设备、解码设备、存储设备进行巡检告警记录进行查询。

7.1.5.2管理配置功能

平台的管理配置功能主要包括综合安防已有的系统管理功能和AI模型管理功能。

系统管理配置包括:

(1)基础信息配置,包括人员信息管理、角色信息管理、安保区域管理和用户管理。

(2)综合管控配置,包括事件联动规则的配置,事件类型的查看和管理。

(3)视频监控配置,包括编码设备的管理、中心储存的管理和配置、抓图计划配置、录像计划配置、预览回放媒体配置、设备事件布撤防。

(4)网络管理配置,包括巡检计划配置和告警配置。

AI模型管理配置包括:

(1)模型管理,包括本地导入模型和在线获取模型。支持本地直接导入模型,模型文件仅支持zip压缩包,需包含模型包和描述文件,从描述文件中自动读取模型类型和模型标签,并自动注册事件码和事件类型。支持通过配置AI开放平台账号,在线获取模型或在线升级模型,获取新的模型或将模型升级到最新版本。

(2)智能分析任务配置,包括模型下发和分析任务配置。其中模型下发支持将平台中的模型下发至前端IPC设备和后端NVR设备,模型类型与设备类型必须相匹配,设备每个引擎仅支持下发一个模型。分析任务配置是对已下发的模型的对应设备引擎配置分析任务,支持实时视频分析、轮询视频分析、定时抓图分析任务,其中实时视频分析是对实时视频流进行分析,最多支持两路通道的分析;轮询视频分析是对多个通道进行轮询,依次分析各个通道的实时视频流,最多支持16路通道的分析;定时抓图分析是对多个通道的抓图进行分析,最多支持16路通道的抓图分析。

(3)抓图计划配置,是对定时抓图分析任务的抓图计划模板进行配置,默认包括全天候模板、工作日模板、周末模板。支持添加自定义模板,配置抓图计划时间段,抓图时间间隔在下发智能分析任务时配置。

(4)参数配置,支持AI开放平台账号配置,配置后能够通过账号从AI开放平台上手动获取或升级模型。支持模型自动下发操作的开启和关闭,开启后,会定时自动从AI开放平台上获取升级后的模型,并将升级后的模型自动下发至设备。支持图片自动上传操作的开启和关闭,开启后,服务器上保存的报警抓图会自动上传至对应的数据集,自动更新数据集素材。

(5)行为分析配置,支持添加客户端的行为分析菜单,对报警事件和报警类型进行筛选和处理,避免客户端接收不必要的报警事件。

7.1.5.3增值业务功能

平台的增值业务功能主要包括行为监管客户端和与第三方系统的对接能力。

行为监管客户端

客户端除了包括综合安防的视频监控、电视墙、事件联动功能之外,还具有行为监管功能。行为监管功能主要包括:

(1)支持AI模型上报的行为告警事件的查看和处理,能够弹窗显示行为监管事件,包括事件类型、事件发生时间和区域,能够对事件进行正报或误报处理,并填写处理意见。支持查看报警事件抓图、事件录像,和事件发生区域的实时预览画面。

(2)支持行为监管事件的统计和查看。能够查看行为监管事件统计数量,各类型的行为监管事件发生的数量统计情况,各区域发生行为监管事件的排行情况,以及最近一段时间内,行为监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变化趋势。

第三方系统对接

平台支持与第三方系统进行对接,主要是与第三方MES系统对接和第三方工业相机系统对接。

与第三方MES系统对接主要包括:

(1)支持第三方MES系统通过Open API网关获取全量区域信息、全量监控点信息、以及全量区域与监控点对应信息,能够根据区域和监控点信息,调用视频播放插件进行视频预览、录像回放和录像下载,在MES系统中直接对生产现场进行监管。

(2)支持从MES系统同步生产作业信息,包括作业时间、工单号、工序号等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叠加至视频画面中,并将在生产时间内对应区域产生的行为监管事件推送给MES系统,并将事件发生时间前后各15秒的视频下载至MES提供的FTP服务器,并将下载结果通知MES,便于MES对行为监管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复核,按要求保存违规作业视频。

与第三方工业相机系统对接主要包括:

(1)支持接收工业相机系统推送给平台的行为监管事件,主要包括未贴标签事件和炸瓶事件,平台接收事件并进行行为监管事件展示和统计,并将对应的行为监管事件按要求推送给第三方MES系统。

7.1.6平台特色

(1)存储加密机制

1)敏感数据(设备密码)采用AES对称加密256位加密方案。

2)用户密码采用基于HMAC的SHA256加盐值算法获取摘要信息。

(2)传输加密机制

1)服务接口调用采用DH共享秘钥交换加密传输。

2)外部网络或者公网web请求采用https传输。

3)WEB页面到服务端敏感数据采用RSA非对称加密2048位加密方案。

(3)接口标准化

1)平台对外接口的格式和协议均进行标准化统一,由Open API网关统一管理和规范。

7.1.7平台运行环境

7.1.7.1硬件环境

表5服务器推荐配置

项目 配置要求

处理器 8核2.1GHz及以上

内存 32GB及以上

硬盘 1TB SATA或600GB SAS及以上

网卡 1GbE

表6客户端推荐配置

项目 配置要求

处理器 Intel /AMD 双核 2.0GHz以上

内存 8GB及以上

硬盘 64G及以上(剩余空间)

网卡 1GbE

7.1.7.2软件环境

项目 配置要求

服务端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16 64位 简体中文标准版

客户端操作系统 Windows 7 32/64位 

Windows 10 64位 

IE 10及以上版本

Chrome 63.0.3239.108以上版本

7.1.8平台性能指标

业务应用 指标项 版本产品规格

安保基础数据 系统最大安保区域数量 1000

系统最大组织数量 1万

系统最大用户数量 1000

系统最大同时在线用户数量 50

系统最大角色数量 100

系统最大人员数量 5万

综合管控 事件联动 事件最大接收能力 500条/秒

事件最大保存量 300万/月

事件最大保存时间 3年

模型管理 系统支持的模型大小 不超过300M

系统支持的模型文件类型 仅支持zip压缩包

系统支持的最大行为分析数量 10

视频应用 视频监控 单个平台支持最大监控点数量 1万

平台级联数量 3

视频播放路数(软解) 25路(i5、720P)

9路(i5、1080P)

视频播放路数(硬解) 36路(i5、720P)

16路(i5、1080P)

最大回放倍速 16

电视墙 电视墙管理数量 10

解码设备管理数量 128

单个电视墙屏幕数量 25 X 25

考勤记录最大保存量 1000万

刷卡记录最大保存时长 3年

考勤明细最大保存时长 3年

7.2数字化企业运行中心

7.2.1平台介绍

Infovision iPark-Enterprise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平台(以下简称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平台)是针对各大企业园区、制造业厂区、物流园区,立足于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结合视频、人脸识别、智能AI、智能物联技术、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软硬件产品结合,将数字化、智能化从园区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渠道管理等环节入手,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企业透明化管控,深入实施智慧园区的数字化工程,将管理做到“看得见,管得着”。致力于打造智慧企业综合管理的统一智能物联网应用,实现被动安防向主动安防转换,从传统安全深入业务安全,实现企业大数据监管、分析和智能预测,最终打造精准感知物理世界,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企业全量数字化,形成数字世界的知识图谱,打造智慧企业园区。

7.2.2平台目标

(1)子系统统一集成

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平台对各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软件界面进行集中管理。提供人员、组织、资源等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保证同一个物理资源在一个产品或者多个产品中的唯一性,可关联并实现一处录入多处使用,为产品互相集成提供机制保障。

(2)平台运行统一监控

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平台运行管理中心,给系统交付及维护人员提供一站式安装、运行、维护的服务。通过运行管理中心,可实时获知软件的运行状态,根据运管中心提供的信息方便地定位并解决问题,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3)业务弹性扩展

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平台基于组件化设计,以新增组件的方式满足业务的横向扩展。只需在一套Infovision iPark-Enterprise软件下通过增加相应的业务组件即可实现复杂项目的需求,避免以往一个项目部署多套平台的冗杂情况,彻底解决一线人员的痛点。

(4)智能化的应用

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平台以各类功能与应用整合和集成为核心,实现单纯的图像监控向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等智能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与延伸。

(5)应用接口开放

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平台基于软件集成框架和统一规范,通过Web Service及http接口提供基础服务,实现应用接口的开放,支持第三方应用快速集成,接口遵循RESTful规范。平台通过动态新增设备接入驱动,实现对第三方设备的接入。

7.2.3平台应用

具体见《Infovision iPark-Enterprise 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 V1.0.0 技术白皮书.docx》

7.2.4平台部属

7.2.4.1产品运行环境

类型 参数要求

服务器 硬件配置(推荐) 处理器:8核 2.1GHz 及以上(E5-2620V4)

内存:64GB及以上

硬盘:1TB SATA 或 600GB SAS

网络:1GbE

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16 64位 简体中文版

客户端 硬件配置(推荐) 处理器:Intel/AMD 双核 2.0GHz 及以上

内存:8GB及以上

显卡: NVIDIA GTX 750及以上,如使用三维数据轮巡客户端则需要NVIDIA GTX 1070及以上

网卡: 1G

硬盘容量: 500G

操作系统 Windows 7 32/64位 

Windows 10 64位 

浏览器 IE 11或及以上版本(三维应用不支持IE)

Chrome 71 以上版本

手机 操作系统 Android 5.0 及以上

iOS 10 及以上

7.2.4.2软件安装包清单

安装包名称 说明

中心管理服务 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平台中心管理服务,提供平台配置和管理等功能。

中心客户端 数字化企业运行指挥中心平台中心应用客户端,集成事件联动、视频监控、电视墙、门禁管理、停车场管理等应用,提供控制和事件处理等功能。

AR实景地图客户端 支持企业园区的AR立体展示

三维立体管控客户端 支持企业园区的三维模型立体展示

岗亭缴费客户端 用于管理出入口车辆进出和收费,同时可查询实时过车记录和管理车辆黑名单。

人工缴费客户端 用于车辆的查询和收费,可查询账单详情并打印收费小票。

自助寻车缴费客户端 用于用户查找车辆位置并显示寻车路线,同时支持自助缴费。

人工访客客户端 用于接待人员使用,进行人工登记。

自助访客客户端 用于访客自助登记,或接待人员使用进行人工登记。

收费宝客户端 用于车辆的查询和收费,同时可查询收费记录和管理车辆黑名单。

单兵巡更客户端 用于巡更业务查询、巡更登记和事件上传。

数字化园区APP 用于视频监控、事件查询、巡查考评、业主人脸采集、访客登记等功能。

Pad版APP 用于视频监控、事件查询、图上监控等功能。
















技术支持: CLOUD | 管理登录
seo seo